乌骨鸡介绍
【正名释名】始载于(《本草纲目》)。为雉科动物乌骨鸡的肉或除去内脏的全体。本品因其皮、肉、骨均为乌色。故名。
【别名异名】乌鸡(《普济方》),药鸡《<动物学大辞典》),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黑脚鸟、丛冠鸡、穿裤鸡(《中药志》),竹丝鸡(《陆川本草》)。
药物基原
为家鸡一种类,体躯短矮而较小,头小颈短,具冠,耳叶绿色,略呈紫蓝。遍体羽毛白色,除两翅羽毛外,全呈绒丝状,头上有一撮细毛突起,下颌上连两颊面上有较多的细短毛。5爪,毛脚。跖毛多而密。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骨肉俱乌者,肉白骨乌者。原产江西太和县,现全国各地均有。
药材鉴别
本品体小,头小,颈短,其皮肉、骨、嘴均呈乌色,亦有肉白者,但其骨为乌色,以骨、肉、舌、俱乌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
主要含蛋白质及脂肪。
药理作用
本品营养丰富。食入乌骨鸡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性味归经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瞥二经。
功效主治
1.养阴退热,乌骨鸡为血肉有情之品,味甘补益,入肝、肾血分,则能补血益阴,补血则可除虚劳赢弱之证,妇人以血为本,本晶又可益阴,则可益产妇,治妇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症。补阴则能疗阴虚内热,消渴之症。乌骨鸡以补为本,补益肝肾,养血益阴,对虚劳诸不足者,尤以血虚,阴虚之症最为适宜,是妇人、虚人之佳品。
2.鉴别应用:家鸡和乌骨鸡同为雉科动物不同的品种。均可治疗虚劳赢瘦等证,家鸡偏于温中益气,乌骨鸡偏于补血益阴,此为二者之不同。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50---100克,烧存性研末,或入丸、散。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凡实证,邪毒未清者不宜服。
【配伍应用】
1.配黄芪,补益气血,黄芪善补脾肺之气,且能升阳举陷,乌骨鸡则能补血益阴,二者合用,气血双补,可治疗虚劳血气等证。
2.配枸杞,补益肝肾,枸杞甘平,为滋补肝肾之药,乌骨鸡补益肝肾。养阴退热,二者相配,滋补肝肾之力增强,且能退虚热,可治疗肝肾阴虚,消渴,遗精,骨蒸劳热等症。
方剂制剂
1.乌鸡煎丸(《袖珍方》) 当归、黄芪、生地、熟地、香附、茯苓、人参、官桂、地骨皮、乌骨鸡。治妇人虚劳血气,赤白带下。
2.治赤白带下及遗精白浊,下元虚惫者方(《本草纲目》):白果、莲肉、江米、乌骨鸡。
3.治脾虚滑泻方(《本草纲目》):乌骨母鸡、豆蔻、草果。
各家学说
1.《本草纲目》:“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俱乌者,肉白骨乌者,但观鸡舌黑者,则骨肉俱乌,入药更良。”
2.《本草经疏》:“乌骨鸡补血益阴,则虚劳赢弱可除,阴回热去,则津液自生,渴自止矣。阴平阳秘。表里固密,邪恶之气不得入。心腹和而痛自止。益阴则冲、任、带三脉俱旺.故能除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疾也。”
鸡子黄的用法
治卒干呕不息方《补缺肘后方》) 破鸡子去白、吞中黄数枚,...详细信息
鸡子黄的各家学说
《本草纲目》:“鸡子黄,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能补形,昔人谓其与阿胶同功,正此意也。其治呕逆诸疮,则取其除热引虫而已。”...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