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和枝皮。官桂为肉桂的幼树干皮和粗枝皮。桂心为肉桂加工过程中检下的边条除去栓皮者。
桂枝则另立一药。
性味功效
味辛、甘,性热。功效:温中补阳,散寒止痛。
传统应用
主治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便溏;久病体虚,气血衰少,阴疽色白,漫肿不溃,或久溃不敛;寒湿痹证,肢节酸痛,腰酸腰痛,闭经痛经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八味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即《金匮》肾气丸):肉桂、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治疗肾气虚乏,脐腹疼痛,腰痛膝软,小便不利;②右归丸(《景岳全书》):肉桂、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治疗命I’1火衰,脾胃虚寒、畏寒肢冷,大便不实,阳衰无子等病症;③桂连丸(《普济方》):肉桂、黄连,下痢赤白,腹痛不食;④桂心散(《太平圣惠方》):桂心、高良姜、当归、草豆蔻、厚朴、生姜、人参,治疗冷气攻心腹痛,多呕,不欲进食;⑤桂附杜仲汤(《会约医镜》):肉桂、附子、杜仲,治疗真寒腰痛;⑥桂肝丸(《万病回春》):肉桂、雄鸡肝,治疗小儿遗尿。
在治疗阴疽的著名方剂阳和汤中,治疗小便涩痛的滋肾通关丸中,补气补血的十全大补汤中,肉桂都是重要的药物。
主要成分
主要含挥发油桂皮醛等成分。
1、挥发油类 肉桂含挥发油1%~2%,其中主要是桂皮醛、有75%~90%;桂皮酸、少量乙酸桂皮酯、乙酸苯丙酯。
2、其他 肉桂尚含微量元素,锌含量较多,以及鞣质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对消化系统
1、抗溃疡:其提取物对水应激溃疡、幽门结扎溃疡、消炎痛加乙醇所致溃疡、盐酸所致溃疡等溃疡模型,均有明显的或较强的抗溃疡作用。
2、抗腹泻:其水提物对蓖麻油和番泻叶所致的腹泻,均有明显的止泻作用。
3、对胃肠蠕动:其水提物对正常小鼠胃肠蠕动无明显影响,桂皮醛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的痉挛而有解痉止痛功效;对减弱的胃肠功能有促进胃肠蠕动,排除腹中胀气,而有芳香健胃作用。
4、利胆:其水提物和桂皮酸能促进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具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但对大鼠CCl4肝损害ALT、AST无影响。
(二)扩管降压
1、降压:肉桂与附子的复方,对大鼠灼伤一侧的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肾性高血压无效。其降压机制可能与该药恢复了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
2、扩张血管:其水煎剂能增加离体豚鼠的冠脉流量,能改善兔急性心肌缺血。肉桂对外周血管和脑血管有直接的扩张作用。
3、抑制血小板聚集:其静注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灌服无效。对大鼠高脂血症、胆固醇和β-脂蛋白无降低作用。
(三)对神经:
1、镇痛镇静解热:其水和醚提物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桂皮醛和桂皮酸钠有解热降温以及镇静和抗惊厥功效。
2、对神经递质的影响:甲减小鼠的脑M受体增多,而更新速率减慢。肉桂与附子的复方能使甲减小鼠脑M受体数减少,M受体更新速率增快,因而促进了甲减小鼠脑M受体的生成和降解。
肉桂与附子还可使可的松所致阳虚大鼠和正常大鼠的多巴胺均有升高作用。
(四)抗缺氧和抗放射
1、抗缺氧:其醚提物小鼠灌服能明显延长NaN02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
2、抗放射:经60Co致死量对小鼠和犬照射后,腹腔和皮下分别注射桂皮酸钠,小鼠和犬的存活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明显的提高。
(五)抗菌、抗真菌:
桂皮水煎剂体外试验对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抑制功效。桂皮油有较强的杀菌功效,对革兰阳性菌较阴性菌的抑制作用为强。
临床应用
1、治疗浅表萎缩性胃炎,胃隐痛,食欲不良,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者。
2、治疗慢性腹泻,大便稀薄,泡沫状,腹痛,热敷后能痛缓,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者。
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双膝滑囊积液,属于中医历节、鹤膝风者。 4.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感染、轻度肺水肿之咳嗽、泡沫状痰液、气喘,胸膜炎、心包炎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属于中医痰饮,辨证为病脾肾阳虚、寒饮积滞者。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1.5~4.5g。
临床常用剂量:1.5~6g。
大剂量:不宜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后下;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关于名称
《神农本草经》上有牡桂、�桂二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上只有桂枝。《名医别录》上提出桂的名称。肉桂的名称始载于《唐本草》。
现中药房只有肉桂和桂枝两种。
(二)关于温中止痛
本药有振奋脾阳,温中止痛功效。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调节胃肠功能、解痉止痛与驱气除胀的作用。对于浅表萎缩性胃炎的胃隐痛、喜热敷、喜热饮,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者较为’适宜。但临床上也有虽然胃冷,但服用肉桂后,全身感到内热上火,而且胃冷加重的。中医认为这是真热假寒,或寒热错杂之证,则不宜使用肉桂。
慢性腹泻,大便稀薄,泡沫状,腹痛,热敷后能痛缓,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者,一般用炮姜即可,为了增效,可增用肉桂。炮姜和肉桂都能抑制肠腺分泌,而使大便干燥。所以大便干结者,用少量肉桂就会使大便更加干结,甚至引起大便出血。
本品比桂枝更热,在用肉桂前,先用桂枝作试探,并且应与黄连、黄芩等清热药反佐。
(三)温补脾肾阳气
服一二剂汤药就有振奋阳气的功效。附子、肉桂为温补肾阳的代表药,二药常同用。古代著名理论“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就是使用附、桂二药。著名方剂肾气丸、右归丸温补肾阳,就是依此理论而制定的。
本药对于辨证为脾肾阳气虚寒、水湿积聚的病情较为适合,常用于心、肺、脾胃、肾之慢性疾病出现阳气虚寒的畏寒肢冷、腰酸浮肿等症的病人。
本药能提高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的功能。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功能减退,血浆FT3、FT4和皮质醇下降的病人,中医辨证一般为阳虚者为多,最为适合使用。但也有许多是阴虚内热者,尤其是服用皮质激素后亢奋的病人,一方面血浆皮质醇含量很低,另一方面,又表现为阴虚内热。对于有这种病情的病人,则不宜使用。这在红斑狼疮和桥本甲状腺炎长期服用泼尼松或甲状腺素的病人中是很常见的情况。
(四)对关节炎积液的治疗
痹证一般是用桂枝的。慢性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双膝滑囊肿胀积液,中医称历节、鹤膝风。辨证为寒邪水湿留滞的,可用肉桂或桂枝以温通阳气,祛寒化湿。阳和汤用肉桂与地黄、鹿角、白芥子等同用,温阳化饮,发挥消炎镇痛作用,以达到使积液重吸收的效果。
肉桂温阳化饮的作用较桂枝强。肉桂较桂枝性热,局部的肿胀积液可能是寒性的,但病人常有全身症状,就不一定是寒性的,有寒证者也可能是热证者,及寒热错杂者。
使用肉桂还是桂枝,还需依据病情而定。
副作用
药典剂量:1~4.5g。
临床常用剂量:1.5~6g。
大剂量:不宜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肉桂,有小毒。桂心,无毒。又载:“呆日,桂性辛热,有毒。阳中之阳,浮也。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桂肉也。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则发热,桂肉下行而补肾。”至于是什么毒,语焉不详。
(二)毒理试验
1.LD50 肉桂煎剂小鼠静注的LD50为18.48g/kg正负1.80g(生药)/kg。桂皮醛小鼠灌胃的LD50为2.225g/kg。
说明肉桂的毒性比较小。
2.毒性反应:小剂量的桂皮醛使动物运动抑制,大量则引起强烈痉挛,运动失调,呼吸急促,最终麻痹而死。
曾有报道肉桂末1.2两顿服后,发生头晕、眼胀、尿少、干咳、脉数大等毒性反应。
(三)临床观察
有小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是比较安全的,可能有上火内热的反应,表现有升火面红、齿浮出血、眼干目糊、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食欲减退等不适反应。较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引起胃痛和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肛门出血、齿鼻出血、咯血等。
肉桂性热,必须辨证论治,虚寒证型者才可使用,有热象的病人不可以使用。即使少量使用也会引起内热加重的不适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