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黄花
【正名释名】始载于《植物 名实图考》。为菊科植物一枝黄 花的全草或带根全草。本品独 茎直上,秋开黄花,故名。
【别名异名】黄花细辛、黄 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野 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千根癀(《闽南民间草药》),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泉州本草》),黄柴胡(四川),莶子草、小白龙须、黄花马兰、大败毒、红柴胡(《湖南药物志》),黄花仔、红胶苦菜(《闽东本草》),一枝香、大叶七星剑(《广东中药》),蛇头王 (《上海常用中草药》),金锁匙、满山黄、黄花儿(《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处方用名】一枝黄花、一枝黄花全草、净一枝黄花、一枝黄花根、鲜一枝黄花。
药物基原
一枝黄花,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微有茸毛。叶互生;卵形至矩圆形,长1 ~5厘米,阔0.2―2.5厘米,下部叶具柄,有极小的锯齿,上部叶较小而狭,近于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近光滑无毛。圆锥花序,由腋生的总状花序再聚集而成;头状花序小,直径5―8毫米,单生或2―4聚生于腋生的短花序柄上;总苞中狭而尖,具干膜质边缘,长 2―5毫米,大小不等,数列呈覆瓦状排列;花托秃裸;外围的舌状花黄色,雌性,约8枚;中央筒状花,两性,花冠5裂,花药聚合,基部钝。瘦果近圆柱形,秃净或有柔毛。花期lo月。果期ll月。生于山野、林缘。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栽培采集
1.气候土壤喜凉爽气候。砂壤土及粘壤土均可栽植。
2.种植 每年4月整地,作成l.4米宽的.畦,整平盾按沟距24~30厘米开沟,沟深3厘米,然后将种子均匀撤入沟内,覆焦泥灰一薄层。每亩播种量1.5斤。
3.田间管理播种后如遇天旱,可3―5天浇水1 次,约10--15天出苗,当苗高3―4厘米时,进行间苗;结合松土除草,并施淡人粪尿l次;当苗高6―7厘米时行第2次间苗,按株距12―18厘米间苗,定苗后,再松土除草和施用人粪水(1担人粪肥加3担水)1次。
4.采集加工夏、秋间采收。
药材鉴别
以茎笔直,上部有茸毛,下部光滑;花呈黄色者为佳。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
一枝黄花全草含酚性成分、鞣质、挥发油、皂甙、黄酮类等。酚性成分中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 (Caffeic acid)。黄酮类中有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芸香甙(Rutin)、山柰酚葡萄糖甙(黄耆甙,Astragalin)、矢车菊双甙(cyanidin3一gentiobioside)等。全草芸香甙 0.09~0.21%。鞣质含量为花l6%,叶10.3―15.3%,茎 3.6―9.6%。全草的热水提出液有抗菌作用,其抗菌成分能由酸化沉淀,并溶于乙醇。
药理作用
1、抗菌: 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及舒氏、宋内氏痢疾杆菌、红色癣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2、对实验性气管炎(家兔吸入氨水蒸气形成):煎剂内服,有治疗作用,喘息状态解除,哮鸣音消失,干性罗音减轻。因含皂甙尚可祛痰。
3、提取物对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 但剂量太大反可使尿量减少。口服同样有效。对人亦有此作用。久贮失效。
4、止血: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与其所含黄酮类或绿原酸、咖啡酸有关。
5、外用可治创伤,可能与其含挥发油或鞣质有关。毒性很低。
6、抗癌: ①应用总细胞容积法,对腹水型肉瘤一180进行抑瘤测定。一枝黄花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以l00 毫克/公斤体重,每日一次腹腔注射给肿瘤小鼠,5天后测定结果,本品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抑制肿瘤生长率为82%。乙醇提取物的抑制率为I2.4%。③用噬菌体进行体外抗癌筛选,表明本品有抗肿瘤活性的作用。③本品尚有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增强的作用。
7.毒性反应:对家畜有毒性反应,人如食量过多、过久,可导致肠胃道出血症。
加工炮制
取全革或带根全革,洗净、晒干、切断、备用。亦可鲜用。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肝、胆二经。
功效主治
1、疏风清热 风热侵袭肌表,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舌边尖红赤,脉来浮数。本品辛香升散,寒凉清火,疏散肌表,祛上焦风热。用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J,JL惊风。
①感冒头痛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头为诸阳之会。风热阳邪,伤及阳络,清窍被扰而头痛。本品辛香行散,寒凉降火;疏风清热,发汗解表,用治感冒头痛。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
③咽喉肿痛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温热上灼,首当其冲。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微渴,舌苔薄黄,脉来浮数。一枝黄花,辛能发散,寒凉降火;疏风清热,利咽止痛。《上海常用中草药》用治咽喉肿痛,源于此因。
③小儿惊风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风热之邪极易外侵,从表入里,邪热内闭,热极生风。症见发热,项强,神昏.惊厥。《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一枝黄花,辛以疏散风热,寒凉清热定惊,治小儿惊风.邪去热退,惊厥可止。
2、和解少阳 少阳为三阳之枢,半表半里。邪犯少阳,枢机不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舌苔薄黄,脉来弦数。一枝黄花,经归少阳,辛香清散,寒凉泄热。和解表里,枢机一合,少阳之邪自解。
3、止咳化痰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肺失清肃,气逆而上,咳嗽阵作,痰出不爽,或顿咳至百声,咳出大痰乃缓。一枝黄花,辛能发散上焦风热,寒凉清降肺络之火,故肺热清,痰湿化,咳嗽止。
4、清热解毒一枝黄花,辛能发散,芳香辟秽,寒凉降火,苦能泄热。有疏散风热,解毒消痈,辟秽去浊之功。用于背痈,虫蛇咬伤,手足癣等症。 ①背痈火毒壅聚,邪阻皮肉,发为痈肿。肿高光软,色赤痛甚。一枝黄花,辛香发散,苦寒泄火,清热解毒,疏风辟浊。用治背痈,热退肿消,毒去痈平。《江西民间草药》载:用本品捣敷背痈,可收良效。
②虫蛇咬伤虫蛇咬伤,毒邪内注,伤处肿痛,发热头昏,心烦口渴,甚则抽搐。一枝黄花,性味苦寒,清热泻火,祛风解毒。故《南宁市药物志》载:本品治虫蛇咬伤,为南国民间常用。
⑧手足癣风毒湿邪,客于皮肤,发于四末。瘙痒难忍,脱屑皲裂,皮肤糙厚。本品辛以散风,苦以燥湿,解毒清热,祛风止痒。用本品水煎、浸洗,治鹅掌风,灰指甲,脚癣皆效。
5、利湿退黄湿困中焦,热留不去,胆液外泄,外溢肌肤,下注膀胱,发为阳黄。一枝黄花,性寒凉,味尤苦,清利湿热,解毒化浊,故退黄最速。
鉴别应用
一枝黄花与黄菊花,性味辛凉,均能疏风清热。一枝黄花偏于止咳化痰,黄菊花偏于清肝明目,性味相同,功效各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鲜者20一30克)。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配伍
【和合宣忌】
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
【配伍应用】
1、配蝉蜕疏风清热,息风定痉。一枝黄花,疏风解表,清热解毒;蝉蜕,疏散风热,息风定惊。二药相合,功专疏风清热,息风定痉,用治小儿壮热惊风,可为上品。
2、配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散肿。一枝黄花,辛香发散,清热解毒;牛蒡子,体滑气香,利咽泄热。相须为用,能升能降,外散内消。用于风热咽痛,大便于结者尤效。
3、配金银花痈者为病,热毒壅盛,患处�红,高肿坚硬,舌红苔黄,脉来滑数。二药相配,共奏疏散清热,解毒消痈之功。
4、配山药补益脾肺,止咳定喘。一枝黄花,辛凉入肺,治其标;山药甘平,补脾益肺,治其本。二药相合。标本同治,肺不贮痰,脾不生痰,咳喘得解。
5、配黄芩邪在少阳,枢机不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一枝黄花,轻清升散,疏邪透表,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苦寒,泄热清里,半里之邪得从内泄。一散一清,和解少阳之邪。珠联璧合,堪称柴胡第二。
6、配茵陈蒿清热利胆,利湿退黄。湿热内壅,胆液外泄,身黄、目黄、尿黄、舌苔黄腻,脉来沉数。茵陈蒿退黄利湿,一枝黄花清热解毒,二药相配,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合《金匮》治黄疸,但利小便之义。
7、配半枝莲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风清热,解毒消肿。若虫蛇咬伤,风火毒盛, 伤处红肿,心烦口渴,头昏抽搐。二药共投,肿消痛止。
8、配桔梗祛痰止咳,利咽开音。风热袭肺,热灼咽喉,痰多咳嗽,咽痛音哑。一枝黄花,疏风清热;桔梗,止咳化痰。相须相使,药力直达病所,化痰止嗽,咽利音开。
方剂制剂
1.治小儿急惊风方(《闽东本草》) 鲜一枝黄花一两,生姜一片。同捣烂取汁,开水冲服。
2.台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方(《上海常用中草药》) 一枝黄花三钱至一两。煎服。
3.治头风方(《湖南药物志》) 一枝黄花根三钱。水煎服。
4.治黄疸方(《闽东本草》) 一枝黄花一两五钱,水丁香五钱。水煎,一次服。
5.治甲状腺肿瘤方(《福建药物志》) 一枝黄花15 克,韩信草、马兰各12克,星宿菜24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20天为一疗程。肿物消退后继续服l~3 个疗程。
9.治痈肿溃后腐肉不脱方(《江西民问草药》) 一枝黄花二两,野菊根一两。醋煎熏疮口。
10.治一切肿毒初起方(《江西民间草药》) 一枝黄花二两。煎水淋洗,或用毛巾浸药汁温敷患处。
11.治咽喉肿毒方(《江西民问草药》) 一枝黄花七钱。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敷。
12.治舌癌、喉癌方(《中医药研究资料》 (6) 1978) 一枝黄花15克,加水500毫升,煮沸,每日漱口。
13.治毒蛇咬伤方(《江西民间草药》) 一枝黄花一两。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服。
各家学说
1.《植物名实图考》:“洗肿毒。”
2.《闽南民间草药》:“苦,寒。”
3.《上海常用中草药》:“辛、苦,凉。”
4.《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蛇伤,痧气,疮肿。”
5.《广东中药》:“破血,通关窍,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缠身疮。煎水至沸即服,不可久煎,久煎令人作呕。”
6.《湖南药物志》:“疏风解毒,退热行血,消肿止痛。” 7。《闽东本草》:“发汗解表。治寒热往来,外感风寒,头身疼痛。”
8.《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一枝黄花,全草有毒。未见有人误食中毒的报道。家畜中毒后出现萎靡,运动障碍.麻痹。如食量过多,引起狂乱,长期食用,会引起肠胃出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