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介绍
【正名释名】始载于《神家本草经》。列为上品。为鼠李科埴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原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针有刺,老枝少刺。刺也即“棘”,陆佃《尔雅》云:“大曰枣、小日棘、酸枣也,枣性高,故重束,棘性低,故并束”。本品刺少果大,故名。
【别名异名】干枣、美枣、良枣(《名医别录》),红枣(《医学入门》)。
【处方用名】大枣、大红枣、红枣。
(大枣的功效与作用)
药材鉴别
果实呈椭圆形,或矩圆形,长2-3.5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缩,有时部分外皮脱落而现黄色斑痕,顶端有一凹窝,其中常有一小实尖状花柱残痕,基部稍凹陷,有圆形果柄痕,外果皮薄,易剥离;中果皮淡棕黄色,或棕黄色,肉质肥厚呈海绵状,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坚硬、两端尖锐、表面红棕色,有小疣点,果肉稍有香气,味甜;嚼之富粘液性。以个大,色紫红,肉厚,油润者为佳。
化学成分
果实含有异喹啉生物碱;光千金膝碱(stepharine)N-去甲基荷叶碱(N—hor-hueerine)阿西米洛宾(Asim-ilobine)据报导。已从大枣分离得到11种环三萜类化合物和两种皂甙、即大枣皂甙I(zizyphus sapohinI)及大枣皂甙Ⅱ(zyzgphus sPOhinⅡ),此外含碳水化合物73%,蛋白质3.3%、维生素C和B2,胡萝卜素,粘液质以及钙、磷、铁等化合物。据分析,自果肉中测得水溶性浸出物62.5%,其中含D-果糖30.8%,D一葡萄糖32.5%。蔗糖8.8%,果糖和葡萄糖的低聚糖13%,阿拉伯聚糖及半乳糖醛酸聚糖少量,果实中尚含少量苹果酸,树脂、香豆素类衍生物,鞣质及多种氨基酸;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为100 -500nmole/g。
药理作用
1、给小鼠灌眼大枣煎剂,体重有明显增加,游泳试验证明有增强肌力作用;因四氯化碳损伤肝脏的家兔喂给大枣煎剂后,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明显增加,说明大枣有保护肝脏,增强肌力和增加体重的功效。
2、实验证明,凡含有大枣的方剂,均有使白血球内C-AMP值升高的作用,又口服大枣后,靶细胞内c-AMP与C-GMP的比值增高,是大枣抗过敏性作用的药理机制。
3、输血前15-30分钟服红枣汤,能预防输血反应。
4、临床用于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活力较高的病人也有效果。
加工炮制
1、净制,去除杂质、洗净,晒干。
2、切制,除去杂质切开去核。
性味归经
甘、温。入脾、胃二经。
功效主治
1、补中益气,《本草从新》曰:“大枣甘温,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生津液……和百药,伤寒及补剂中加用之,以发脾胃升腾之气。”
2、养血安神《长沙药解》:“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熄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其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补脾精而养肝血。”
3、缓和药性,大枣常配伍峻烈药,用以缓和药性,如葶苈大枣泻肺汤,能泻肺平喘,利尿而不伤肺气,配伍大戟、芜花、甘遂。即十枣汤,能泻水逐痰而不伤脾胃,与生姜配伍,和解表药同用,其生姜可以助卫气发汗,大枣又可补益营血,防止汗多伤营,能共奏调和营卫之功。
鉴别应用
大枣与甘草均为补益之剂有缓和药性之功,但大枣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为长,适宜中气不足,血虚发黄,而甘草以润肺止咳,缓急止痛为尤,且有良好的解毒作用,用于痈疽疮毒,食物或药物中毒,肺有郁热咳喘较宜。
用法用量
内服:6~15克,煎汤或捣烂作丸。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杀乌头,附子毒,恶葱、鱼。
2、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如①《本草经疏》:“小儿疳病不宜食,患痰热者不宜食。”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患胀泄热渴,最不益人,凡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疸。肿胀,忌之。”③《本草汇言》:“胃痛气闭者,蛔结腹痛及一切诸虫为病者,成忌之。”
【配伍应用】
1、配生姜,生姜性味辛温,功专散寒解表,温中和胃;大枣性味苦平,功长补中益气,扶脾安胃,二药相伍,辛甘配对,阳表阴里,刚柔相济。大枣甘守力多。得生姜乃不至过守;生姜辛通力多,得大枣乃不至过通;具有调和营卫和调理脾胃双重功效。《本草从新》:“凡和中止呕,生姜得与大枣并用,取其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安。”
2、配浮小麦,浮小麦甘凉,浮体轻,最善走表止汗,且可除虚热骨蒸,大枣甘而微温,既能补中益气,又可滋热耗之液,二药合用,相使相助,益气敛汗,补养心脾。”
3、配甘草,甘草及大枣均甘平之味,最得中和之性,丽能调脾胃,益中气,和营卫,协阴阳,缓诸药性,二药功效相当,相须相伍,共补益调和之效,却无补而恋邪之弊。
4、配阿胶,阿胶性润质柔,有滋阴益肾养血安神之功,大枣甘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二药合用滋阴养血,补血止血。
5、配当归,当归味甘而厚。补血以载气,大枣补中益气,补气以生血,二药伍用,气血互生,可使气壮血旺,如《本草思辨录》曰:“枣以能补中雨随当归辈生血液也。”
6、配黑锡丹,大枣甘缓补中养血,补脾和营,养心安神,缓和药性;黑锡丹护真阴,扶真阳,强心气,纳肾气,定虚喘。二者相伍,以大枣之甘缓,制黑锡丹之重坠,共奏益气强心,温肾纳气,镇逆平喘之效。
7、配葶苈子,大枣甘缓补中,补脾养心,缓和药性;葶苈子苦寒沉降,泻肺气而利水,去痰定喘。二药伍用,以大枣之甘缓,挽葶苈子性急泻肺下降之势,防其泻利太过。共奏降痰行水,下气乎喘之功。如《玉楸药解》:“葶苈大泻肺气,必用大枣之甘以缓之,庶泻肺而不伤肺,此亦补泄并行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