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仁鉴别
干燥果实呈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5-2厘米,直径1-1.2厘米。外皮红棕色至灰棕色,有纵向断续状的隆起线13-18条。皮薄而稍韧,与种子紧贴。种子集结成团,分3瓣,中有薄膜相隔,每瓣有种子6-11粒。种子呈不规则扁圆形,略有钝棱,直径约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种脐位于腹面的中央,微凹陷,自种脐至背面的合点处,有一条沟状种脊;破开后里面为白色,粉性。臭味特殊,味辛微苦。
(益智仁)
益智仁的功效作用
益智仁是常用的温补肾阳的药材,还能收涩。中医认为咸入肾,用盐炒益智仁可以缓解夜尿频多。
益智仁的药理作用
经药物试验,本品具有健胃,抗利尿,减少唾液分泌的作用。
益智仁的性味归经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二经。
益智仁的功效主治
1、暖脾散寒,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在液为涎。脾脏功能正常,有赖脾阳之作用,若脾阳虚损,寒从中生,运化失健,清阳不和,胃失和降、脾失摄涎,出现泄泻、呕吐、口涎自流、腹中冷痛等。益智仁辛温入脾,温中散寒,复脾胃升降之正常。脾暖健运,清阳上升,腹泻可止;津液四布,清涎可消;浊气得泄,呕吐可除;腹暖寒散,冷痛可解。为暖脾益脾之佳品。
2、温肾补虚,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根,肾精受损,肾气不固,精失闭藏,尿失固摄,妇人崩中,出现一系列命门火衰的证候。益智仁辛温入肾,温肾助阳,以生肾气,缩尿固精,止崩补虚。若与辛热补骨脂相伍,其温肾补虚的功效更佳。
(图:益智仁)
益智仁选方
缓解夜尿频多的中药帖敷膏方
组成:将乌药10克、益智仁10克、丁香15克。
用法:专业的药用打粉机打成粉,盛出15克左右,用黄酒和蜂蜜搅拌使之黏合。将纱布剪成单层,做成十字交叉,把服药放在纱布上,再来回包上摁平,用专用的帖敷胶布贴住敷药,贴敷在关元穴即可。一般一个礼拜的时间即可起效。
解释:乌药、益智仁都可以温补肾气。益智仁还有缩尿的作用。丁香属于辛温的药,可以走窜,引药入里、通经活络。
功效:缓解夜尿频多。
出处:健康之路20160530李泉旺:健康贴出来(上)
益智仁的鉴别应用
1、益智仁与佩兰均治口涎增多,口中粘滞不爽。益智仁气味辛温,暖脾摄涎;用于脾胃虚寒性流涎;而佩兰辛平,化湿和中,用于脾胃湿热所致口涎自流。
2、益智仁与补骨质均能温补脾肾,用于遗精,遗尿及虚寒泄泻等。益智仁偏于温脾固涩;补骨质偏于补肾止遗。二者同中有异,各有其侧重不同。
益智仁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
益智仁的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益智温肾,与山药同用,则不起火。”(《慎斋遗书>)
2、阴虚火旺,津亏血少或因邪热所致遗精、崩漏者忌服。
3、“凡呕吐由于热,而不因于寒;气道由于怒,而不因于虚;小便余沥由于水涸精亏内热,而不由于脾肾气虚寒,泄泻由于湿火暴注,而不由于脾虚肠滑,法并禁之。”(《本草经疏>)
4、“因热而崩,浊者禁用。”(《本草备要》)
5、“血燥有火,不可误用。”(《本经逢原》)
【配伍应用】
1、配萆薢,固肾利湿、分清泌浊:益智仁固精、缩尿;萆薢分清泌浊。二药合用,涩利互施,固肾利浊效佳,多用于肾虚湿浊郁滞,小便混浊不清,尿频、淋漓不畅及带下。《药鉴》日:“夜多小便者……,兼发女贞子、川萆薢更妙,乃补不足之剂也。”
2、配补骨脂,补脾温肾,固精止泻;益智仁偏于暖脾止泻;补骨脂善补命门而固精,二药合用,相辅相成,益智仁推重于中,补骨脂推重于下,脾肾皆温,凡脾肾阳虚之泄泻,遗精等证,用之最宜。
3、配乌药,温肾散寒、缩尿止遗;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虚,膀胱亦寒,气化失司,尿频、遗尿。治宜温阳散寒,固肾缩尿。益智仁温肾补虚;乌药散寒行气。二药合用,同气相求,以益智仁温摄肾气归原为主,辅乌药祛寒助气化,故善治小便频数、遗尿等。《本草经解》曰:“同乌药,名缩泉丸,治小便频数。”
4、配诃子,温脾固肠、止泻摄涎;益智仁辛温,暖脾去湿,摄涎止泻;诃子苦酸,功专敛涩,善于固肠止泻,二药同用,收敛力强,补益力大,多用于脾阳不振,运化失常,久泻久利,以及脾虚流涎等证。
5、配茯苓,健脾补肾,固精去湿;茯苓甘淡,健脾补中,渗湿利水;益智仁辛温,补肾温下。茯苓以渗利为主;益智仁以温摄为最。二药伍用,一利一摄,相互制约,又相互推进,脾可健,肾可固,缩小便,止泄泻。
6、配党参,补脾益气,摄涎止泻;益智仁辛温,暖脾散寒;党参甘平。补中益气,一为温脾阳,一为益脾气,中寒去,脾气升,运化得健,纳呆、泄泻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