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中药

白毛夏枯草的功效及作用

2016-01-10 来源:未知 作者:菜刀客

 别名异名

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盘、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退血草、散血草(《分类草药性》),伏地筋骨草(《江苏植物名录》),白夏枯草(《苏州本产药材》),散血丹、白毛串、白喉草、四季春草、大叶刀草(《福建民间草药》)、青鱼胆草、苦地胆、透骨消(《广西中兽医药植》),四时春(《闽南民间草药》),地龙胆、活血草(《四川中药志》),雪里开花、青石藤、朋花、一盏灯、野鹿街花、天青地红、叶下红、爬爬草(《湖南药物志》)、白调、和胶毒草(《闽东本草》)。

性味归经

【性味】苦、甘,寒。

【归经】入肺经。

功效主治

1、止咳化痰, 本品色白,入肺经,其味甘苦,性寒。能清在肺之热邪,补肺,润肺,并具化痰,止咳,止喘之功效。

2、凉血止血,白毛夏枯草味苦,性寒,具凉血止血之功效。可用于因风热,湿热侵犯人体,损伤脉络,而致的出血证。

3、解毒消痈,本品味苦,能泻火,燥湿,解毒;性寒,可清热、凉血、止痛。故可用于因热邪或湿热之邪及虫毒之邪引起的各种病证。《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消肿解毒。”

4、鉴别应用:白毛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均能热解毒、利水消种。而本品更长于凉血止血、止咳化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鲜者30一60克);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白毛夏枯草

(白毛夏枯草)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理作用

1、止咳作用,正常情况下各种提取物,如酸性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结晶I(甾体化合物)及皂甙,给小鼠灌胃都有一定止咳作用,除去黄酮的总酸酚则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黄酮甙止咳作用较好,2.5毫克/支腹腔注射的止咳作用与可代因0.4毫克/支相似。

2、祛痰作用,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总生物碱及结晶I给小鼠灌胃均有一定祛痰作用(酚红法),皂甙的祛痰作用不显著。

3、平喘作用,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以及总生物碱给豚鼠腹腔注射时,均有一定乎喘作用(组织胺与乙醚胆碱混合液喷雾法),而以黄酮甙的作用最好,250毫克/千克时相当于氨茶碱125毫克/千克的效果。总酸酚,结晶Ⅰ和皂甙均无平喘作用。用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法证明白毛夏枯草的碱性乙醚提取物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4、抑菌作用,煎剂或醇一乙醚提取在试管内有一定抑菌作用。提取物中以铅盐去杂质后的酸醚提出液抑菌作用最强,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虚寒者忌用。

【配伍应用】

1、配败酱草,白毛夏枯草、败酱草均味苦、性寒,同具清热解毒之功能。白毛枯草长于凉血止血,败酱草长于散瘀止痛。两药配伍应用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止痛。可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肠痈及各种血热出血及外伤出血。

2、配白茅根,白毛夏枯草清热解毒,凉血上血、祛痰止咳;白茅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故两药相配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症,湿热淋、湿热黄疸、痈疽疮毒,肺热咳嗽等症。

3、配竹茹,白毛枯草苦寒,清热,化痰、止咳;竹茹甘寒,清热、化痰、除烦。两药合用,可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清心除烦。用于肺热咳嗽、肺痈、痰火内扰,心烦不安,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

4、配半边莲,二者均苦寒,均为清热解毒之良药。两药合用清热解毒力倍增。可用咽喉肿痛、痈肿疗疮、肺痈、肠痈等病症。

相关内容: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