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异名
楝皮(《斗门方》),楝根木皮(《本草纲目》),双白皮(《南京民间草药》)。
(苦楝皮)
药理作用
1、川楝、苦楝的根皮或于皮(剥去外层棕色粗皮的内白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驱蛔作用,早年即证明,苦楝皮的酒精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特别对其头部具有麻痹作用,自提取其有效成分苦楝素后,作用远较酒精提取物为强,与山道年相比,则缓慢而持久。对其作用原理有两种说法:用较高浓度(1:1000以上)的苦楝素对猪蛔作用的观察,认为它有麻痹猪蛔,特别是其头部的神经节;用较低浓度(1。500--900)的苦楝素,则观察到对猪蛔及其节段(头部及中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增强,间歇地出现异常的剧烈收缩,破坏其运动的规律性(活动性增强与减弱相交替),并能持续较长对期(10~24小时),此种兴奋作用乃是苦楝素透过虫体表皮,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扰乱其能量代谢,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最后使虫体长期受药物作用后而呈间歇性痉挛收缩的貌似静止状态,临床上服苦楝素排虫时间较迟(24--48小时),排出的虫体多数尚能活动,由此可得到解释。
高浓度的苦楝药液(25―50%)在体外对鼠蛲虫也有麻痹。苦楝的酒精浸液。对若干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在体外有较明显的抑制;热水提取物也有抗真菌作用:但水浸剂特别是煎剂,效力较醇浸剂弱。因此,苦楝子治疗头癣等真菌感染时,用酒精制荆可望提高疗效。苦楝素能兴奋兔在位及离体肠肌,使张力和收缩力增加,故用以驱虫时,不需另加泻药,对血象、血压、呼吸、子宫等均无明显影响。
2、毒性:苦楝素对不同动物的毒性差异颇大,其敏感程度之次序为:猫、猴与犬、大鼠、小鼠。苦楝素对胃有刺激性,大量(20~40毫克/公斤给大鼠灌胃)能使胃粘膜发生水肿、炎症、脓肿与溃疡,故胃溃疡患者宜慎重使用。较大剂量(8―10毫克/公斤)常使狗发生呕吐,呕吐常在服药后3―6小内发生。临床上也有发生头晕、呕吐者。大剂量苦楝素能伤害肝脏。犬服大剂量苦楝素(10毫克/公斤,间日灌胃,共五次)。可引起肝细胞肿胀变性,肝窦极度狭窄等。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此种毒性随单次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一般无广泛性的肝细胞坏死现象,故为可逆性的。如剂
量减少(如1次8毫克/公斤。共5次,或1次15毫克/公斤)则未见转氨酶之升高,临床上有肝病者,不宜应用,剂量一般应严格控制在5毫克/公斤以下(儿童)。口服大剂量苦楝素后,引起急性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似为急性循环衰竭。这是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内脏出血,血压显著降低所致。苦楝素的毒性较山道年低,但目前所用之非纯品制剂如川楝片等,由于来源,生产情况之不同,毒性有较大差异。因苦楝素作用慢而持久,在鼠体内,1周以上全部排出,有一定的蓄积性,故不要连续使用。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脾、胃、肝三经。
功效主治
1、杀虫:本品杀虫作用较强,疗效较佳,可用治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
2、清热燥湿:本品苦能燥湿,寒能除热。热生风,湿生虫,故苦楝皮能清热燥湿而祛风杀虫。且有毒,也可杀虫,《日华子本草》曰:“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小儿壮热。”此药可用治风疹,疥疮,瘾疹,头癣等。
3、鉴别应用:苦楝皮与川楝子均能杀虫、疗癣。而川楝子导小肠、膀胱之热,引心火下行,具有行气止痛之长。故为治心腹痛及疝气之要药;而苦楝皮杀虫之力较川楝子为强。
用法用重
内服:6--9克(鲜者30--60克),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本品苦寒,体弱及脾胃虚弱者慎服。
2、本品有毒,不宜持续或过量服用。肝病者忌用。
【配伍应用】
1、配槟榔:二药均有杀虫之效,而槟榔尚有泻下之功。既能行气消积以导滞,又能缓泻而通便,借其行气缓泻之功排除虫体,两药相伍,既杀虫又排虫,以增强驱虫之效。如化虫丸。
2、配黄连:两药均苦寒。苦可下蛔,寒可清上热,可制蛔虫热扰,二药相伍,可减轻虫扰腹痛,以利杀虫。且苦楝皮又有杀虫之功,故可用治蛔虫病。
3、配乌梅:乌梅味酸能制蛔,安其动扰;苦楝皮杀虫,其味苦又能下蛔。柯琴曰:“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二药相合,共奏安蛔杀虫之功。治蛔虫病。
4、配鹤虱:苦楝皮与鹤虱均有驱杀蛔虫之功。鹤虱气辛能伏蛔,二药相须为用,效专力雄,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虫丸。
5、配木香、枳壳:木香、枳壳皆能行气、调中、止痛;苦楝皮能杀虫。三药合用,相辅相助,治虫积腹痛。
6、配芜荑:苦楝皮与芜荑皆有杀虫之功。芜荑具有消疳之长,两药相须为用,杀虫之力大增,并能消积,用治虫积腹痛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