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介绍
中医认为橄榄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别名异名
橄榄子(《南州异物志》),橄(孟诜),忠果(《记事珠》),青果(《宛陵集》),青子 (《东坡诗集》),谏果(《齐东野语》),青橄榄(《海槎全录》),白榄(《广东新语》),黄榄、甘榄(《陆川本草》)。
(橄榄)
橄榄中药选方收集
橄榄茶
【组成】橄榄干品6克,杭白菊6克,冰糖10克。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可清咽利喉、生津止渴。
【出处】白露养生-秋季养生20130907健康之路
(图:橄榄茶)
药材鉴别
鲜橄榄
以个大、肉厚、色青绿者为佳。呈梭形两端钝圆,一或渐尖,长3―4厘米,宽约1、5~2厘米,外表碧绿或黄绿色,放置日久者呈鸟黄色,平滑,微带光泽。顶端有细小黑色突起,基部有果柄痕迹。果肉厚实,内面黄白而多汁液。果核呈梭形,棕褐色,具6条棱纹,质坚硬不易碎。核的横切面可见3个孔洞。其中各有一粒细长梭形的种子,种皮红棕色,种仁白色,油润,有香气,昧涩微酸,嚼之有回甜。
干橄榄
以个大,肉厚、色灰绿;无乌黑斑者为佳。外形同上,外表棕褐色或紫棕色皱缩,有多数凹凸不平的皱纹。果肉较薄,棕褐色或灰棕色,质坚韧,可与果分离,内核性状与鲜者无异。味甜,酸色昧较差。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
药理作用
1、消炎: 临床观察有消炎作用,对咽喉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对食道平滑肌的影响:橄榄有类似威灵仙样的松解食道肌肉的作用。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2、切制用时打碎。
3、炮炙:制炭取青果用火煅存性;研细。
性味归经
【性味】甘、涩、酸,平。
【归经】入肺、胃二经。
功效主治
1、清肺止咳《本草再新》曰:“平肝开胃,润肺滋阴,消痰理气,止咳嗽,治吐血。”本证多见于肺阴不足,肺失滋润所致。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咯血,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两颧红赤,手足心热,神疲乏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故可用本品滋阴清肺,化痰止咳。
2、清热解毒利咽:《本草纲目》载:“治咽喉痛。”又《滇南本草》曰:“治一切喉火上炎”;温毒之邪侵袭肺卫,恶寒发热,头痛身楚,口微渴,咽喉红肿疼痛或有点状糜烂,肌肤丹痧隐约可见,舌红苔薄白欠润,脉浮数。治当疏表宣肺,泄热解毒,做可用橄榄清热解毒利咽。
3、生津止渴,《滇南本草》:“生津止渴。”本证多由暑热伤津所致。症见:身热息高,心烦口渴,自汗,溺黄,肢倦神疲,脉虚无力。可用本品生津止渴。
4、解毒止痢,《日华子本草》“开胃,下气,止泻。”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多由湿热之邪壅滞肠中,气机不畅,传导失司所致。故可用本品清热毒止痢。
5、平肝镇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叙说》: “夫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症见: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叫吼。平素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于,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可用橄榄清肝泻火。《随息居饮食谱》:“凉胆息惊。”
6、解鳖毒,《本草纲目》:“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鱼鳖毒。”因食不新鲜鱼鳖及误食有毒鱼鳖所致。症见:头晕,心悸,眼前发黑及咽喉堵塞感等证。可用本品解毒,《本草疏经》:“甘能解毒,故疗鲐毒。”
鉴别应用
本品与金樱子均味酸涩,性平,但金樱子入肾、膀胱、大肠经。以固涩下焦为其所长,橄榄入肺、胃二经。且甘酸化阴,故善治上焦热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克;烧存性研末,捣汁或熬膏。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本品味甘、性涩,表证初起者慎用。
【配伍应用】
1、配阿胶,阿胶甘乎,补血滋阴,润肺止血,本品甘酸涩平,入肺经,功专润肺,止咳,清肺止血。两药配伍应用,滋阴润肺,止咳止血,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痰中带血,或咳嗽吐血。
2、配桔梗,桔梗辛散苦泄,质轻升浮,以宣肺利咽祛痰为主。两药配用,可治疗咳嗽痰多,咽痛音哑等症。
3、配黄连,黄连燥湿清热,凉血解毒,而止大便脓血,两药配伍应用,可治疗痢疾中后期为宜。
方剂制剂
1、清咽汤(《痰喉浅论》) :荆芥,防风,桔梗,杏仁,甘草,枳壳,鲜浮萍,前胡,牛蒡子,自僵蚕,橄榄,薄荷。用治烂喉痧的初期阶段,邪热在表的卫分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楚,口微渴,咽喉红肿疼痛或有点糜烂,肌肤丹痧隐约可见,舌红苔薄自、欠润,脉浮等证。
2、治唇裂生疮方(《本草纲目》):本品,炒研,猪脂和涂之。
3、治牙齿风疳方(《圣惠方》):本品炒研,入麝香少许贴之。
4、治酒后昏闷方(《本草汇言》):橄榄肉十个,煎汤饮。
5、治心痛,胃脘痛方(《本草求原》):盐腌咸(橄)榄去核,以鲜明人中黄入满,用纸及泥包好煅透滚水调下。
6、治肠风下血方(《本草求真》):本品烧灰(存性) 研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7、治河豚鱼鳖诸毒,诸鱼骨哽(《随息居饮食谱》) :橄榄捣汁或煎浓汤饮。以核研末或磨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