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叶介绍
枸骨叶苦平,正入肝肾,苦可坚肾,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筋惫骨痹,也可用于气血不足诸证,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之效。
干燥叶呈长椭圆状直方形,长3--7.5厘米,宽1~3厘米,革质,卷曲,先端具3个硬刺,基部有两个硬剌,有的中间左右各具1刺,上面黄绿色,光泽,有皱纹,主脉凹陷,下面灰黄色或暗灰色,沿边级具有延续的脊线状突起,叶柄短常不明显。气无,味微苦。以色绿,无枝者为佳。产河南、湖北、安徽等地。
本品在大部分地区作十大功叶使用。又江苏、浙江、北京等地所用的苦丁茶,亦为枸骨的叶,分别参见“十大功劳叶”“苦丁茶”条。
(图:枸骨叶)
化学成分
含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及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
1、用离体豚鼠心脏灌流后,枸骨注射液(以乙醇,NaHS03处理后之水溶液)有增加其冠脉流量,加强心收缩力的作用,而对心率影响不大。此作用可能系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及改善心肌缺氧的缘故。
2、避孕作用,枸骨的水及醇浸液或其它有关制剂给小鼠灌胃,皆可使之减少怀孕,抑孕率为80-100%;涂片法证明,枸骨能使小鼠正常性周期发生改变,主要是使休息期延长,其次是超越或缩短动情期。枸骨叶的醇提物(绿色粉状物,有甙的反应)有避孕作用。组织切片未发现子宫及卵巢的病理变化,故认为是生理性避孕。
3、毒性:用成人量约60倍给小鼠-次灌胃(50克/公斤/日),共5天,未见毒性。
加工炮制
取鲜叶,拣去细枝,晒干,制成茶叶状。
性味归经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功效主治
1、滋补肝肾,先天不足,或劳伤肝肾,肝肾亏损,腰膝酸软,或肝肾亏损,风湿入客,造成筋软无力,骨痹疼痛,盖肝主筋,肾主骨故。枸骨叶苦平,正入肝肾,苦可坚肾。如《中国药植志》曰:“补肝肾,健腰膝。”故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筋惫骨痹之候,取其滋补肝肾之功。
2、补益气血,《本经逢源》曰:“治劳伤失血痿软,……以其能调养气血。”枸骨叶苦平,偏入肝肾,有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之功。故可用于气血不足诸证,以其补中安五脏,则化源充足之故。
3、祛风除湿,枸骨叶苦可坚可燥,偏入肝肾,故可除肝肾间风湿之邪,又肝主筋,肾主骨,故又用于筋骨间风湿客痹之候。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之效。
4、养阴止血,枸骨叶苦平偏凉,又可滋补而育肺
阴,疗肺痨咯血,又可入少阴育肾阴,真阴充则肺阴自足,又兼凉血之妙,故可用于阴虚络伤,肺痨咯血,有养阴止血之功。
5、活血化瘀,枸骨叶入肝经血分,有活血祛瘀之功,故可用于跌仆损伤,瘀血内存之候。
6、鉴别作用:枸骨叶与五加皮皆入肝肾二经,俱有祛风除湿,滋补肝肾,活血祛瘀之功。共同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跌仆损伤,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之候。然构骨叶性平偏凉,尚可凉血止血,滋阴清热,用于肺痨咯血;五加皮性温能通,尚可温阳散寒,强筋壮骨,用于阳虚水肿,小儿行迟;兼治不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浸酒或熬膏。外用:捣汁或熬膏涂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下元不固及肾阳虚者慎用。
【配伍应用】
1、配桑枝桑枝苦平入肝,有祛风通络之功。二者合用,共用于风湿肢节疼痛,四肢拘挛等症。
2、配桑寄生,桑寄生蔷平,归肝肾经,可祛风湿,补肝肾。二者合用,用于风湿痹痛兼有肝肾虚损。腰酸软,筋骨痿弱者。
3、配威灵仙,威灵仙辛温,入十二经,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通行十二经脉。二者配伍,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和跌打损伤,血脉瘀滞。
4、配牛膝,牛膝苦酸平,入肝肾二经,有活血祛瘀,滋补肝肾,强筋骨,利关节之功。二者配伍共用于肝肾不足之筋骨疲软,风湿痹痛及血滞经闭,跌仆损伤等证。
5、配菊花,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之功。二者配伍,用于风热上犯,肝肾不足之目赤肿痛。目昏流泪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