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
茵陈简介
茵陈又名茵陈蒿、滨蒿,为菊科植物滨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厘米,采收,或者秋季采收。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生用。现代研究,茵陈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等作用。
别名简称
因尘、马先、茵蔯蒿、茵陈、因陈蒿、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臭蒿、安吕草、婆婆蒿、野兰蒿。
性味归经
味微苦;微辛;性微寒。归脾;胃;膀胱经。
1、《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2、《名医别录》:“微寒,无毒。”
3、《药性论》:“味苦辛,有小毒。”
4、《日华子本草》:“味苦,凉。无毒。”
5、张洁古:“苦,甘。阴中微阳。入足太阳经。”
6、《本草经疏》:“如足阳明、太阴、太阳三经。”
7、《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效作用
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主治黄疸尿少,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传统应用
主治湿热黄疸等病症。
传统方剂
①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栀子、大黄,治疗身黄,小便不利;
②茵陈蒿散(《圣济总录》):茵陈蒿、荷叶,治疗风瘙瘾疹,皮肤肿痒。
③茵陈蒿汤的衍化方剂尚有茵陈五苓散、茵陈四逆汤,也用于治疗黄疸、小便不利。
茵陈功效与作用
茵陈不仅具有利胆退黄,清热利湿,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治疗湿疹,关节炎等功效,还能够调理我们的胆,预防肝炎。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茵陈更是有着轻身益气耐老的功效。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图1)
茵陈的食用方法
茵陈麦饭
1、鲜茵陈500克清水洗净,去掉须根,沥干水分,切碎成1cm的小段。加入面粉150克、食用碱面1克,拌匀。
2、置于湿屉布上,冷水上屉蒸15~20分钟至熟,放入盆中备用。
3、将植物油适量,于铁勺中加热至3~4成熟,放入八角1枚、花椒15~20粒。加热至花椒变色、香味飘出,挑出八角及花椒。
4、将适量食盐撒入麦饭,并将热油淋至麦饭,拌匀即可食用。
茵陈大枣汤
组成:茵陈20克、大枣3枚,冰糖少量,开水煮熟,可以加入少许冰糖调节口味。
用法:温热时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健脾、预防肝炎的功效。
不适人群:脾胃虚寒和血糖偏高的人不适宜饮用。
茵陈荷叶饮
组成:茵陈10克、荷叶10克,煮水代茶饮。
用法:温热时饮用。
功效:有降血脂功效
茵陈粥
原料:茵陈30-60克,粳米50-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 先将茵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待粥欲熟时,加入白糖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 每日2-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
疗效: 清利湿热,退黄症。适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
文献相关记载
1、“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也。”——唐《本草拾遗》陈藏器
2、“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秦后汉末《神农本草经》
3、“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面白悦,长年。”——汉末《本草拾遗》陶弘景
4、“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唐《本草拾遗》陈藏器
5、“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宋《日华子本草》
6、“治久风湿痹。”——南北朝《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7、“治烦热,主风湿、风热。”——金《医学启源》张元素
8、“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本草再新》
用药禁忌
脾虚血亏而致的虚黄、萎黄,一般不宜使用。
《本草经疏》: “蓄血发黄者,禁用。”
《得配本草》:“热甚发黄,无湿气,二者禁用。”
区分青蒿与茵陈
青蒿与茵陈长得十分相近,但二者的功效不同,容易被误认。区分三者主要可以通过三步的辨别。
看:茵陈整个发白,表面有较多绒毛;青蒿正面绿色,背面发白,较少绒毛。
闻:茵陈几乎没有什么味道;青蒿的气味较大,闻起来舒服。
尝:茵陈有微甜,粘粘的;青蒿尝起来苦涩味。
(青蒿与茵陈-图2)
#p#副标题#e#
主要成分
主要含内酯类茵陈素、挥发油类茵陈炔酮、黄酮类茵陈黄酮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利胆利胰
本品水煎剂、挥发油、去挥发油水浸剂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其所含之香豆素内酯类、色原酮类、炔类都能增进大鼠胆汁分泌,并与山栀所含之京尼平合用,对胆汁排泄有协同作用。
水煎剂有松弛奥迪括约肌的作用。
茵陈蒿汤加味灌服胆石地鼠模型,结石形成率明显减少。
其汤水煎剂可使酸性磷酸酶释放量明显减少,提示茵陈蒿汤保护了溶酶体膜,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
(二)保肝
其水煎剂对CCl4肝损害动物模型可减轻其损害程度,并能降低家兔升高的血清胆红素。茵陈蒿汤可使肝细胞的肿胀、气球样变性、脂肪变性和坏死程度有所减轻。肝糖原和核糖核酸含量恢复正常。茵陈蒿汤能显著降低ALT、AST,但对胆红素的作用较弱。
茵栀黄口服液能显著抑制小鼠CCl4等中毒性肝损害,使AlT、AST、TBIL、DBIL显著下降;显著减轻小鼠肝脏的病理改变。
(三)增强免疫、解热、镇静、镇痛、消炎
茵栀黄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
茵陈素对正常和发热小鼠、大鼠有降温和较好的退热作用。
茵陈素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有显著的抑制功效,对小鼠有镇静镇痛作用。
对大鼠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因而有抗炎功效。
(四)利尿、降压、降脂、扩冠、抗凝
水煎剂、挥发油、茵陈素等均有利尿作用。
并对兔、犬、猫等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其水煎剂、茵陈香豆素能使家兔血清胆固醇、β-脂蛋白明显下降,主动脉胆固醇含量、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明显降低,内脏脂肪沉着减少。
本品提取物和香豆素能抑制家兔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有抗凝血作用。
其水提物有强的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提示对糖尿病并发症有防治作用。
(五)对抗癌药的解毒
茵陈素对氮芥、环磷酰胺(CTX)的毒性有解毒作用,能提高大鼠化疗后的体重、白细胞数量、胸腺重量、造血功能、肝脾和骨髓中DNA、RNA;茵陈素与CTX或氮芥同用,不降低化疗的效果。茵陈素对5-NNN啶、甲氨蝶呤等其他化疗药未见解毒作用。
其水煎剂对艾氏腹水癌有抑杀作用。
(六)其他
1、对平滑肌:其水煎剂对离体兔肠有兴奋作用。对兔离体和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其挥发油对离体兔肠有抑制效果。
2、抗畸变:对黄曲霉B1诱发的小鼠染色体畸变遗传损伤有拮抗作用。
3、茵陈素有平喘功效
4、抗菌:其水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抗菌和抗皮肤真菌作用。
5、抗放射:茵陈素对60COγ线一次照射大鼠、兔、犬均有防护效果。
临床应用
1、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黄疸,包括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贝女血症黄疸、免疫性肝病黄疸等。
2、治疗急慢性肝炎,以保肝降酶。
3、治疗胆囊炎、胆石症及尿路结石。
4、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和脂肪肝。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9~15g。
临床常用剂量:9~15g。
大剂量:1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注射液。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黄疸
本品治疗黄疸自《伤寒论》至今已有2000年左右,对各种疾病引起的黄疸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肝炎黄疸和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最好。对其他肝病,如肝硬化、肝癌也有效果。由于这些疾病本身已经非常严重,需综合治疗。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TBIl DBIL)轻度升高,皮肤和巩膜没有黄染,转氨酶已经正常,HBsA9阳性,HBeA9阳性或阴性,病人还需继续治疗,胆红素的升高,茵陈和茵陈蒿汤能用,但功效比较缓慢,或者无效。药理试验也证明其对血清胆红素的作用较弱。
(二)关于治疗肝炎和降酶
本品治疗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对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重度升高,其降酶和退黄的效果均非常明显;药理试验也证实其具有显著的退黄和降酶作用。1988年代上海甲肝流行时,茵陈蒿汤和茵栀黄(即茵陈蒿汤)注射液在治疗大量病人以及抢救许多重症肝炎病人中,发挥了重要的功效。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转氨酶升高,但体检无黄疸,本品也有很好的降酶效果。对AlT、AST都有效,但有部分病人降不到正常水平。
多肌炎和免疫性肝病引起的肌酸激酶和转氨酶升高,为了降酶和退黄,茵陈和茵陈蒿汤可在调节免疫功能的复方中使用。
药理报道茵陈和茵陈蒿汤降酶的机制是减轻了肝细胞的损害,保护了肝细胞膜,减少了因肝细胞膜受损而引起的ALT、AST外漏的结果,而不是针对病毒的复制,因此临床上茵陈对HBsA9、HBeA9抗原的转阴作用不明显。对乙肝病毒HBV-DNA滴度下降基本无效。因此茵陈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品有增强免疫作用,但不是其主要作用。
(三)关于治疗结石
肝胆结石在利胆的同时,将结石排泄至肠道。其条件需胆汁变稀,胆囊收缩,增大内压,胆管和奥迪括约肌舒张,才能将结石随着胆汁的排泄而挤压出总胆管。茵陈有利胆和松弛奥迪括约肌作用,因此有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可以与金钱草、郁金、柴胡等同用。
输尿管结石在利尿和松弛输尿管的同时,将结石冲入膀胱。茵陈有这方面的作用,可以与金钱草等同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革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1.毒性反应:大鼠每日灌服50%水煎液5ml,连续2周,其食欲、体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以上说明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一般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大剂量服用后少数病人会有头晕、恶心、腹胀、腹泻等一过性反应。在大剂量使用前,需注意病人原有的消化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茵栀黄注射液静滴有少数病人出现过敏反应和心律失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