饴糖的用法及各家学说-方剂制剂

方剂制剂

1.小建中汤(《金匮要略》)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主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噪。

2.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蜀椒二合(炒,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功效主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3.治卒得咳嗽方(《补缺肘后方》) 饴糖六两,干姜六两(末之),豉二两。先以水一升,煮豉三沸,去滓,纳饴糖,纳干姜,分为三服。

4.治伤寒大毒嗽方(《食疗本草》) 饴糖于蔓菁,薤汁中煎一沸,顿服之。

5.治咸哮喘嗽方(《本经逢原》) 胶饴拌轻粉,熬焦为丸,噙化。

6.治大人小儿顿咳不止方(《本草汇言》) 白萝卜捣汁一碗,饴糖五钱。蒸化,乘热缓缓呷之。

7.治便秘方(《本草汇言》) 饴糖拈成指头大,用香油涂拌绿矾末,塞谷道内。

8.治胎坠不安方(《本草汇言》) 饴糖五钱,以砂仁泡汤化服。

9.治鱼骨哽在喉中方(《圣济总录》饴糖丸) 饴糖不拘多少,为丸如鸡子黄大,吞之,又渐作大丸,再吞。

10.治误吞银环及钗方(《古今录验方》) 饴糖一斤,一顿渐渐食尽,多食之。

11.治误吞稻芒方《简便单方》) 白饧频食。

12.治服药过剂闷乱方(《千金方》) 饴糖食之。

各家学说

1.《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胶饴、大枣、甘草之甘以缓中也。”

2.《本草纲目》:“甘属土,肾病毋多食甘。甘伤肾,肾痛而齿落,皆指此类也。”

3.《本草经疏》:“饴糖,甘入脾,而米麦皆养脾胃之物,故主补虚乏,仲景建中汤用之是也。肺胃有火则发渴,火上炎,迫血妄行则吐血,甘能缓火之标,则火下降而渴自止,血自去也。”

4.《药征续编》:“胶饴之功,盖似甘草及蜜,故能缓诸急。考征小建中汤证日腹中急痛,又曰里急,又曰妇人腹中痛。大建中汤证曰上下痛而不可触近。黄芪建中汤证日里急。依此三方,则胶饴能治里急,夫腹中急痛,腹中痛,岂非里急矣乎。”

5.《本经疏证》:“人身一天地也,嘘故纳新,环周不体,气之道也:十二经脉,十五大络,血之遭也。其资皆禀于脾,则虚乏者,不可谓非脾气不给矣。脾气不给,参、芪、术、草皆能资助之,此独何借于饴糖夫,<别录》补虚乏已下,遂继之以止渴,去血。则芪、术者,皆与渴无干,天术能去湿,不能滋燥,芪能充外,不能充内、参、草能充内,且滋燥矣,又与血无干,以是见虚此乏,继非参.芪、术、草所能补矣。虽然,虚而气不能行且渴者固多,又何以知有当去不去之血。夫仲景用饴糖,多在建中汤,建中汤证多有腹痛,此血当行不行之验也。是故饴糖非能去瘀血也能治血当行不行为腹痛者耳。故《伤寒》、《金匮》用建中处甚多,然止云治腹痛,不云下瘀血。

6.《名医别录》:“方家用饴糖,乃云胶饴,皆是湿糖如厚蜜者,建中汤中多用之。其凝强及牵白者不入药。今酒用曲,糖用蘖。犹同是米麦,而为中上之异,糖当以和润为优。酒以醺乱为劣。”

7.《蜀本草》:“《图经》云,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饧。粳米、粟米、大麻、白术、黄精、枳棋子等,并堪作之。惟以糯米作用入药。”

8,《本草纲目》:“按熙《释名》云,糖之清者白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饧.强硬如锡也;如饧而浊者曰荫;《方言》谓之铼蝗饧。《楚辞》云,粗敉蜜饵用体缒是也。”“饴饧用麦蘖或谷芽同渚米熬煎而成,占人寒食多食饧,故医方亦收用之。”

点击显示
· 麦门冬的用法
· 枸杞子的用法-方剂制剂
· 用到杜仲的方剂制剂
· 枸骨叶的用法及各家学说
· 何首乌的用法-方剂制剂及功效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