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的配伍应用-方剂制剂

和合宜忌

1.蓼实为使,恶桔梗、防风、防已。《本草经集注》曰:“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已。”

2.身体强盛,命门火炽,膀胱热结,小便不利,素有湿热者忌服。

配伍应用

1.配牡蛎.两药配用功可敛阴止汗,固脱涩精。然山萸肉补肝敛汗,固精缩尿,常用于肝肾两虚引起的腰酸膝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而牡蛎则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煅用固涩收敛,常用之于神志欠安,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遗精,胃痛泛酸等证。两药各有特色,常配伍而治正气欲脱,虚汗淋漓,喘逆,怔忡,或自汗、盗汗、遗精、带下等证。

2.配五味子,二药均能温涩补肾,固精敛汗,而山萸偏于补肾固精止遗,五味子则偏于敛肺生津止咳。相配应用能敛肺补肾,固精止汗,可用于肺肾不足,阴阳俱虚的遗精,盗汗、自汗,及气血耗伤的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脉细弱等。

3.配白芍,二药皆为酸敛收涩之品,然一偏于补肾固精,一偏于柔肝养血。合用有滋补肝肾,止血,止汗的功效,可用于治崩漏,吐衄,失血过多的血虚气耗,正气欲脱之症,及自汗、盗汗、遗精等。

4.配补骨脂,山萸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用于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自汗盗汗,阳痿遗精,月经过多等;补骨脂功能补火壮阳,兼有收涩作用,为脾肾阳虚,下元不固常用之品,常用于肾阳不足而下元虚冷之阳萎,腰膝冷痛,脾肾阳虚的泄泻及虚寒喘咳等。二药都可温肾助阳且固经,相配则疗效更佳,治肝肾亏损的阳痿,遗精遗尿,头晕,耳鸣等。

5.配黄芪,山茱萸与黄芪均可固脱,但适应范围有异,黄芪固脱是从气分着手,山茱萸固脱乃从阴分入手,一阳一阴,相互为用,固脱力增强,其效更著。

方剂制剂

1.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干地黄、山茱萸、薯蓣、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2.草还丹(《扶寿精方》):山萸肉(酒浸),破故纸(酒浸,焙干),当归,麝香。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功可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

3.腰痛方(《圣惠方》):山茱萸、牛膝(去苗)、桂心。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6克。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

4.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诸药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服,温水化下三丸。治肾怯失音,胸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胱白。

5.来复汤(《医学衷中参西录》):萸肉(去净核),生尤骨(捣细),生牡蛎(捣细)、生杭芍、野台参、甘草(蜜炙)。水煎服,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差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漓淋,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

6.治遗尿方(《方龙潭家秘》):山萸肉、‘益智子、人参、白术,水煎。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

(山茱萸)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点击显示
· 鹿茸的配伍应用-方剂制剂
· 海马的用法及各家学说-方剂制剂
· 五味子的配伍应用-方剂制剂
· 鹿角胶的配伍应用-方剂制剂
· 古代名方中用到益智仁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