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豆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大豆(《本经》),菽(俗名),乌豆(《肘后方》),黑豆(《日华子本草》),冬豆子 (《四川中药志》)。

药理作用

大豆中含微量的大豆黄酮及染料木素(水解产物),两者皆有雌激素样作用(口服2、5克/小鼠l天,6天后测子宫重量),其作用强度为染木素:鹰嘴豆芽素A:大豆黄酮一l、5:1、0:0、4,但也有认为大豆黄酮作用强于另外两者的。大豆黄酮对小鼠皮下注射不吸收,口服或腹腔注射时雌激素样作用相当于二乙基乙烯雌酚的10-5。家畜食入过多含此类异黄酮之饲料,可能对其生理功能发生某种影响。大豆黄酮对离体小鼠小肠有解痉作用,其效力为罂粟碱的37%。

加工炮制

除去杂质,备用。

性味归经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肾、脾二经。

功效主治

1、利水下气:本品甘、淡渗利,色黑入肾经,能治肾病。《本草纲目》云:“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所谓同气相求也。”临床多用之治疗水肿,腹胀等症。

2、活血祛风清热解毒,故适用于治疗风痹,产后风痉,风毒脚气,痈疽疮毒,并能解多种药毒。

3、润燥补肾,本品甘能补益,入肾经,能补肾虚;又富含油脂能润燥。故适宜于治疗肾虚遗尿,肾燥盗汗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3—30克,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煮汁涂。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服蓖麻子者忌炒豆,犯之胀满;服厚朴者亦忌之。动气也。”(《本草纲目》)

2、“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 (《本草经集注》)

【配伍应用】

配甘草解百药之毒。甘草,味甘性平,能缓和药性,如与热药同用能缓和其热,以防燥烈伤阴;与寒药同用能缓和其寒,以防伤及脾胃阳气;与寒热药同用,能起调和药性以得其平;与峻烈药同用又能缓和药物的作用。黑大豆,味甘性平,亦能解百药之毒,然其解毒之力较弱,若与甘草相配则其解药毒之力倍增。

方剂制剂

1、黑豆饮(《补缺肘后方》) :大豆一升,以水五升,煮二升,去豆,纳酒八升。更煮九升,分三、四服,肿瘥后渴,慎不可多饮。主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

2、救活丸(《普济方》) :天花粉、大黑豆(炒)。上等分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煎)汤下。主治肾虚消渴难治。

(黑大豆)

点击显示
· 冬瓜皮的功效与作用
· 萱草根的功效及作用
· 石龙子的功效及作用
· 猪苓-功效及作用-猪苓图片
· 石燕的功效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