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连及草、甘根(《神农本草经》),白根 (《吴普本草》),白给(《名医别录》),白芨(《证治准绳),竹粟胶、雪如米、紫蕙茛(《和汉药考》),冰球子 (《灵州民间方药集》),自鸟儿头(《江苏植药志》),地螺丝、羊角七(《湖南药物志》),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已药、利知子(江西《草药手册》)。
主要成分
新鲜块茎含水分14、6%、淀粉30、48%、葡萄糖1、5%。又含挥发油、粘液质。根含白及甘露聚糖(Blelvllamannan),是由4份甘露糖和1份葡萄糖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将狗肝叶或脾大部分切除,兔大腿肌肉做横行切断,先将较大的动脉结扎,再以白及水浸出物覆盖创面,可自行粘着,出血立即停止。白及水煎浓缩膏状物加入0、2%,地衣酸钠及0、4 %盐酸小檗碱,干燥后研成细粉,对兔肝、狗肝及股动脉之出血,亦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白及的止血作用与所含胶状成分有关,其作用原理可能为物理性的。白及液注入蛙下腔静脉后,可见末梢血管内红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从而有修补血管缺损的作用,而又不致阻塞较大血管内血液的流通。家兔用试管法及毛细管法均证明静脉注射2%白及胶液1、5毫升/公斤,可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元生成时间,并加速红细胞沉降率。
2、对实验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作用:对麻醉犬胃小弯及十二指肠第一部前壁各作人工穿孔一个,直径皆为1厘米左右,灌入白及粉9克,15秒钟后两穿孔皆为白及所堵,40秒后,十二指肠穿孔即为大网膜遮盖,待动物逐渐苏醒,轻度活动时,再由胃管内注入稀粥500毫升,观察两孔皆无漏出。再由肠系膜血管注入10%氯化钠20毫升,胃蠕动显然增多、增强,也无内容物漏出。术后8小时再次剖腹,腹腔内未见胃内容物,腹腔渗出液极少,培养阴性。但若狗先饱食或穿孔较大,则服白及后无堵孔作用。此种作用可能是白及借其高度粘性,在胃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胶状膜,从而使穿孔堵塞,胃内容物停止外漏,为大网膜,肝脏等的遮盖作用造成更有利的条件。
3、其他: 据初步体外试验,白及对结核杆菌及奥杜盎氏小芽胞菌有弱的抑制作用。
性味归经
【性味】苦、甘、涩,微寒。
【归经】入肺、肝、胃三经。
功效主治
1、收敛止血:白及苦甘涩、微寒而质极粘腻,为收敛止血要药。又入肺胃二经,兼能补益肺胃,故肺胃出血较常用。
2、清肿生肌:《中国药学大辞典》张山雷氏曰:白及“味苦辛而气寒,故能消散血热之痈肿。性粘而多脂,则能疗败疽之死肌。苦辛之品又能杀虫,则除白癣疥虫,外疡消肿生肌之药也。”常用于痈疽肿毒,汤火灼伤,手足皲裂等证。
3、杀虫敛疮:白及味苦涩,苦能杀虫,涩能收敛。故有杀虫敛疮之功效,常用于疥,手足皲裂等证。
4、鉴别应用:白及与侧柏叶,均为收敛止血药,而侧柏叶收敛性弱于白及,但能祛痰止咳。
用法用量
内服:3―10克,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涂。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本草经集注》)
2、反乌头。(《蜀本草》)
3、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本草经疏》曰:“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配伍应用】
1、配三七:三七活血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白及补肺生肌,收敛止血。三七走而不守,白及守而不走,三七以散为主,白及以收为要。二药伍用,一走一守,一散一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补肺生肌,行瘀止血之力增强。
2、配煅石膏:白及止血消肿,生肌敛疮。煅石膏则清热敛疮生肌。两药合用,相须相助,产生协同作用,使生肌敛疮之力大增,且又有一定的清热止血作用。常用于金刃所伤,出血不止,或手足皲裂,时有渗血,或疮疡肿毒溃破,久不收口等证。
3、配海螵蛸:海螵蛸收敛固涩之功较强,并能和胃制酸,与白及配伍,起协同作用,使收敛止血作用大增,可用于各种出血证,对于溃疡病出血,疗效尤为理想。
4、配白部自部苦甘,功专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与三叉配伍,补肺润肺化瘀,止血止咳杀虫,用于阴虚咳嗽,罨血。
5、配枇杷叶:白及补肺消瘀止血,枇杷叶清降肺气、化痰止咳。两药相配,化痰止咳,消瘀止血,可用于治肺有虚热,瘀血咳血,如白及枇杷丸即用白及配枇杷叶、治咯血及咳血,吐血等肺经出血疾患。
6、配贝母:白及补肺止血,贝母润肺化燥,两药合用,润肺止咳,化痰止血,可用于治肺痈,肺痨咳吐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