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水羊耳(《生草药性备要》),过冬青、天明精(《经验广集》),凤眼草、赖师草、隔冬青(《采药书》),雪里青(《慈航活人书》),铍皮葱(《纲目拾遗》),癞子草、野芝麻、野薄荷、癞客蚂草(《草木便方》),癞虾蟆(《分类草药性》),虾蟆草(《药物图考》),小活血、麻鸡婆、野芥菜、皱皮唪、内红消(《江西中药》),虾蟆草(《药物图考》),小活血、麻鸡婆、野芥菜、皱皮草、内红消(《江西中药》),臌胀草、沟香薷(《中国药物植图鉴》),麻麻草、青蛙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落地红、朴地消、根下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野猪菜(《上海常用中草药》)。
(荔枝草)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理作用
1、镇咳、平喘作用:荔枝草煎剂能延长二氧化硫所致之小鼠咳嗽潜伏期。但无镇咳作用,却能延长组织胺以致豚鼠翻倒时间,即有平喘作用;荔枝草中提出的挥发油,制成乳剂,既无镇咳亦无平喘效力,如与白杨populustomentosa Carr、提取液合用,则有镇咳作用。
2、抑菌作用: 其醇提取液试管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枯草杆菌。煎剂体外(直接镜检法1、9毫克/毫升,培养法3、4毫克/毫升)可抑制或杀死钩端螺旋体。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阴干备用。
2、切制取原药材,用时切断。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心、肝、肾三经。
功效主治
1、凉血止血:荔枝草味辛性凉,入肺、脾、肾经,有凉血止血之功。汪连仕《采药书》:“凉血、止崩漏”。故本品常用于咳血、吐血、尿血、崩漏等证。
2、利水消肿: 荔枝草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江苏植药志》:“消肿利尿”。且在临床屡治屡验,常用于水肿,白浊。
3、解毒杀虫:荔枝草味辛苦性凉,入心、肝、肾三经,具有解毒杀虫之功。《草木便方》载:“解毒杀虫”。故用本品治疗咽喉肿痛,痈肿,痔疮等证。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虚寒和无水肿者慎用。
【配伍应用】
1、配小蓟:荔枝草味辛凉,故有凉血止血,解毒杀虫之功。小蓟味甘性凉,归心、肝经,能凉血泄热以止血;两药相配,增加凉血止血之功;常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衄血,咳血,尿血等症。
2、配泽泻:荔枝草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泽泻甘、淡、寒,归膀胱经,甘淡渗湿,且性寒能泄肾及膀胱之热,两药相配,主一切水肿白浊等证。
3、配板兰根:荔枝草和板兰根同属于苦寒之品,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荔枝草辛苦而寒,善清上焦之火,板兰根苦寒泄泻,解毒之功较荔枝草强,长于解毒散结,两药相配,增加解毒清热之功,常治疗大头瘟毒,头面红肿,咽喉不利,痈肿疮毒等多种热炽毒盛之证。
4、配五倍子: 五倍子酸涩性寒,酸涩能收敛,寒能清热解毒。外用可起到解毒、消肿、收湿、敛疮之作用;荔枝草辛苦性凉,能清热解毒,辛能发散,行气行血,有消痈肿疮毒之作用,两药相配,既能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又行气血,常用于痈肿、痔疮、走马牙疳等症。《重庆草药》载:“大五倍子一个,贯穿一扎,将癞子草(荔技草)炕干,打成粉注入,装满封口,在火上煅后研粉,外加冰片,调麻油搽患处。治痔疮便毒,口腔内泡疮,走马牙疳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