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番椒、秦椒 (《群芳谱》),辣茄’(《花镜》),竦虎(《药性考》),腊茄(《药检》),海椒、辣角(《遵义府志》),鸡嘴椒(《广卅植物志》)。
(辣椒)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 辣椒酊或辣椒碱,内可作健胃剂,有促进食欲,改善消化的作用。动物试验(巴索夫胃瘘狗)证明,辣椒水能刺激1:1腔粘膜,反射性地加强胃的运动。用各种辣椒制成的调味品,人口服后,可增加唾液分泌及淀粉活性。
2、抗菌及杀虫作用, 辣椒硷对蜡样芽胞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无效。枝、叶无抗菌作用。10一20%辣椒煎剂有杀灭臭虫的功效。
3、发赤:外用作为涂擦剂对皮肤有发赤作用,使皮肤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旺盛。酊剂可用于冻疮,但也有人认为,辣椒不能视为发赤剂,仅能强烈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温暖感,对血管则很少影响,高浓度也不发泡。
4、对循环系统:辛辣物质(生姜、胡椒、特别是辣椒)可刺激人舌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上升(特别是舒张压),对脉搏无明显影响。辣椒硷或辣椒制剂对麻醉猫,犬静脉注射可引起暂短血压下降,心跳变慢及呼吸困难,此属刺激肺及冠脉区的化学感受器或伸张感受器所引起。对离体豚鼠心房则有直接的兴奋作用,对大鼠后肢血管有收缩作用。
5、其他:据国外报道,食用红辣椒作调味品的食物3周后,可使血浆中游离的氢化可的松显著增加,尿中的排泄量也增加,还能降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加工炮制
除去杂质茎,残根及杂质。
性味归经
【性味】辛,热。
【归经】入心、脾二经。
功效主治
1、温中散寒 ,《药性考》: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本品辛热,且入脾经,故可治疗寒凝气滞腹痛,中焦虚寒呕吐及寒湿留滞肠虫泻痢等证。
2、冻疮可用辣椒外用,使气血畅通。《百草镜》:“洗冻家。”
3、消食开胃, 《食疗本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气,杀腥气诸毒。”此证多由暴食多饮,饮食停滞,致胃中气机阻塞,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失气后痛减等症,可用本品消食导滞开胃。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l―3克。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多食眩旋,动火故也。久食发痔,令人齿痛咽肿。《药性考》。
2、阴虚火旺及患咳嗽,目疾者忌服。
【配伍应用】
配红花红花辛散温通,功能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辣椒辛热,功能温中散寒,开胃消食。两药配用能加强温通血脉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冻疮。
方剂制剂
1、治痢积水泻方(《医宗汇编》) :辣茄一个。为丸,清晨热豆腐皮裹,吞下。
2、治疟疾方(《单方验方选编》) :辣椒子,每岁一粒,二十粒为限,一日三次,开水送服,连服三至五天。
3、治冻瘃方(《本草纲目拾遗》) :剥辣茄皮,贴上。
4、治毒蚊伤方(《百草镜》) :辣茄生嚼十一、二枚,即消肿定痛,伤处起小泡,出黄水而愈。食此味反甘而不辣。或嚼烂敷伤口,亦消肿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