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木莲藤(《日华子本草》),辟萼(《质问本草》),石壁莲(《植物名汇》),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墙虎、风不动 (《中国药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间草药》),石龙藤 (《中药志》),常春藤(《广西中药志》),石壁藤、补血王、追骨风、爬岩风(《湖南药志》),墙脚柱、红墙套、烟筒丕(《闽东本草》),田螺掩、爬山虎、大鼓藤 (《广东中药》),爬壁草,木隆谷、木隆冬、帮帮老虎藤 (《上海常用中草药》),薜荔络石藤、老鸦馒头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薜荔)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处方用名
薜荔、木馒头藤,木莲藤,爬墙虎、爬壁草。
药材鉴别
干燥茎枝呈圆柱形,细长而弯曲,直径1一4毫米,表面棕褐色,常散生有攀援根或点状突起的根痕;质坚韧或脆,折断面黄色或黄褐色,髓部圆点状,黄白色,偏于一侧。茎枝上的叶互生,叶片椭圆形,先端钝圆。通常卷折,棕褐色或黄褐色,革质。气弱,味淡。以茎细、均匀、带叶者为伟。
药理作用
1、本品主要成分之一为肌醇,有降血脂作用。
2、动物体内试验,本品有抗癌活性的作用。尤其对淋巴肉瘤l号腹水型及皮下型、瓦克氏癌一256、肉瘤一 180及网状细胞肉瘤腹水型及皮下型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3、本品有使网状细胞肉瘤,腹水型的瘤细胞核分裂明显减少,而退变型细胞增加。
4、β一谷甾醇已证明有抗肿瘤作用。
加工炮制
采集本品后,去杂质,洗净,晒干,切断,备用。
性味归经
【性味】酸、苦,凉。
【归经】人心、肝、肾三经。
功效主治
1、祛湿利尿,本品味酸,苦微凉,入心肾经,酸能收敛,苦能清热降火解毒,有燥湿利尿,通络止痛,善治风湿痹痛、热淋、砂淋、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婴儿湿疹等湿热病。
2、补肾固精,本药味酸,入肝心肾经,酸能收敛固涩,善补肝肾,有滋阴壮阳之功,如《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常于治疗腰痛,早泄,遗精,先兆流产、疝气等病。
3、活血通络,本品味酸,酸入肝经,有补肝血活血。通络之效,善用于跌打损伤、通乳等病。
4、清热解毒,解郁降火,此药治痈肿,疗效甚佳。
5、固涩止泻。
用法用量
内服:9―15克,煎服。捣汁或浸酒,或研末冲服。 外用:捣汁涂或煎水熏洗。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大便秘结,出血病人慎用。
2、尿崩症忌用。
【配伍应用】
1、配羌活,增强祛风稠湿,通络止痛之功效,风湿痹痛即除。
2、配海金沙,清热泻火,通淋止痛之力倍增热淋、石淋症状可除。
3、配苍术,一化湿运脾,一收敛燥湿,两药互相增强疗效,治疗婴儿各种湿疹。疗效最佳。
4、配熟地,滋肾补肝,乙癸同治,对于肾虚腰痛,用之最宜。
5、配菟丝子,增强补益肝肾,固精止泻之力,精关不固,遗精、滑精,肾虚腰痛最为适宜。
6、配乳香,增强活血散瘀之功效,跌打损伤用之最为适宜。
7、配银花,清热解毒之功倍增,用于各种疮疡痈疽。 8.配乌梅乌梅味酸性温,入肝、脾、肺、大肠经,入肠则能敛,能治久泻,入气能敛虚火,生津液,入血则能摄阴血,止血等,薜荔味酸,有收敛固泻之功,清热解毒作用,二药相配,对下焦滑脱之久泻久痢疗效最佳。
方剂制剂
1、治风湿骨痛方(《上海常中草药》): 薜荔藤三至五钱,煎服。
2、洽腰痛骨痛方(《江西草药》):薜荔藤二两。酒水各半同煎,红糖调服,每日一剂。
3、治疝气方(《江西草药》) :薜荔藤(用结果的主藤)一两、三叶木通二两。水煎去渣,加鸡蛋一个煮服,每日一剂。
4、治血淋痛涩方(《本草纲目》) :木莲藤叶一握,甘草(灸)一分。日煎服之。
5、治尿血、小便不利方(《上海常用中草药》): 本品一两、甘草一钱,煎服。
6、治病后虚弱方(《湖南药物志》) :薜荔藤三两,煮猪肉食。
7、治先兆流产方(《江西草药》) :本品鲜枝叶(不结果的幼枝)一两。荷叶蒂七个,麻根一钱。水煎去滓,加鸡蛋三个,同煮服。或单用薜荔枝叶亦可。
8、治小儿瘦弱方(《湖南药物志》): 薜荔藤二两、蒸鸡。
9、治婴儿湿疹方(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本品鲜叶二两、黄连三钱。加米汤适量擂烂,以汁搽患处,或同时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
10、治疮疔痈肿方(《上海常用中草药》) :本品一两,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11、治痈肿方(《福建中草药》) :本品鲜叶、鲜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