菝葜的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金剐根、王瓜草(《日华予本草》),金刚骨(《儒门事亲》),金刚藤(《履岩本革》),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救荒本革》),铁菱角(《本草纲目》),金刚刺(《医林纂要》),金刚头、假革、山菱角、霸王行(《岭南采药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鲎壳藤 (《中国树木分类学》),马甲、硬饭头、冷饭头(《广州植物志》),龙瓜菜(《贵州民间方药集》,普贴(《福建民间革药》),铁刺苓(《浙江民间草药》),饭巴铎,冷饭巴(《四』Ii中药志》),金刚鞭(《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蓬灯果、马鞍富(《常用中草药手册》),马加刺兜、马加勒(《中草药学》)。

药理作用

1、利尿、解毒作用:煎剂对犬急性利尿实验,不能使尿量增加,对急性汞中毒大白鼠亦无利尿作用,但能使尿中排汞量略增加,对正常家兔及急性汞中毒家兔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2、抗锥虫作用 :25%与50%的煎剂,不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暂时抑制马疫锥虫的繁殖,延缓小白鼠的死亡时间,但不能清除血中锥虫使小白鼠得以治愈。不论灌胃或注射均使小白鼠出现鼓肠。前者与马齿苋合用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菝葜-果实)

加工炮制

将原药用清水浸洗,润透,切成薄片,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

【性味】甘,温。

【归经】入肝、肾、膀胱、小肠四经。

功效主治

1、善祛风邪,祛寒止痛,用治风痹,腰背寒痛等证。

2、用治小便滑数不禁,消渴小便频数等证。

3、善解毒消肿。《中草药学载其“解毒祛风,为疮痈要药。”用治恶疮虫毒,时疾瘟瘴等证。

4、健牌益气,温肠止泻,用治泻泄,寒痢等证。

5、补肾气,通淋证,用治石淋、劳淋。

(菝葜-手绘图)

鉴别应用

菝葜与菝葜叶为同一植物,前者为根茎,后者为叶。前者能补,治消渴,止遗溺;后者专泻,疗疮疖,消肿毒,入药部分不同,功效亦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克,大剂30一90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配伍应用】

1、配桑寄生,一通一补,治肾着或腰背寒痛最效。

2、配熟地,滋阴壮阳,补肾最宜。凡肾虚消渴,或小便频数,皆主治之。

3、.配砂仁,散中寒,化湿邪,健脾气,用治寒泄,寒痢,效果显著。

4、配金钱草,性味相合,益肾气,补肾虚,消淋排石、补泻兼施,祛邪而不伤正气。

5、配山茱萸,精血互生,阴阳互补,治劳淋最宜。

6、.配石膏,清热解毒,用治瘟疫。气血两燔者,有加减玉女煎之功效。

方剂制剂

1、治关节风湿痛方(《浙江民间草药》): 铁刺苓、活血龙、山楂根各三钱至五钱。煎服。

2、治患脚。积年不能行,腰脊挛痹及腹屈内紧急方 (《补缺肘后方》) :菝葜净洗、锉之,一斛,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渍曲及煮去滓,取一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

3、.治筋骨麻木方(《南京民间药草》) :浸酒服。

4、治消渴,饮水无休方(《普济方》) ::葜(锉,炒),汤瓶内碱各一两,乌梅二个(并核捶碎,焙干)。上粗捣筛。每服二钱,水一盏,瓦器煎七分,去滓,稍热细呷。

5、治小便多,滑数不禁方(《儒门事亲》) :金钢骨为末。以好酒调三钱,服之。

6、治下痢赤白方(《履岩本草》) :金刚根和好腊茶等分,为末,白梅肉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小儿三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赤自痢乌梅甘草汤下。

7、治沙石淋方(《圣济总录》菝葜散) :本品二两。捣罗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服毕用地椒煎汤浴,连腰浸。

8、治乳糜尿方(《全展选编・传染病》): 木(鸟不宿)根;菝葜根茎各一两。水煎,分早晚二次服。

9、治食道癌方(《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 :鲜菝葜一斤。用冷水三斤,浓缩成一斤时,去渣,加肥猪肉二两,待肥肉熟后即可。此系一日量,分三次服完。

10、治赤白带下方(《江苏药材志》) :本品半斤,捣碎煎汤,加糖二两。每日服。

11、治流火方(《浙江民间草药》) :铁刺苓煎汁与猪脚煮食,或配土午膝二钱煎服。

#p#副标题#e#

【性味与功效】味甘、酸,性平。功效:祛风利湿,消肿止痛。

【传统应用】主治筋骨酸痛,历节风痛,疮疡痈肿等病症。

【传统方剂】①菝葜酒(《补缺肘后方》):菝葜酿酒,治疗腰脊挛痛,不能行;②菝葜饮(《普济方》):菝葜一两,乌梅二个,治疗消渴,饮水无度。

【主要成分】主要含菝葜皂苷和菝葜素等成分。

【药理作用】

(一)消炎止痛:菝葜醇制剂对大白鼠蛋清性等多种试验的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试验方法致痛的动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降少炎症组织内前列腺素的释放。

(二)抗肿瘤:对小鼠S180、S37及B22移植性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三)利尿解毒:煎剂对犬急性利尿试验,不能使尿量增加,对大白鼠急性汞中毒虽无利尿作用,但能使尿中汞排出量增加。

【临床应用】

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

2、 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如消化系统肿瘤、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等。

3、治疗银屑病,如验方银屑灵。

【剂量与用法】

临床常用剂量:15~30g。

大剂量:30~6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浸酒内服,外敷。

【临床体会】

(一)治疗各种关节炎

临床上所使用的皮质激素合成制剂大多是以薯蓣属植物提取的薯蓣皂苷元为原料,如粉萆薢、穿山龙、黄山药等所含的薯蓣皂苷元,进行半合成制取的。菝葜的主要成分也含薯蓣皂苷元。

菝葜、粉萆薢、穿山龙在中药功效和传统应用方面,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共同的特点――祛风湿,治疗风湿痹痛。《本草纲目》记载:“菝葜……与萆薢仿佛。”这三药临床都能治疗关节疼痛和腰背酸痛的病症。这可能是因为其所含薯蓣皂苷元,为体内合成皮质激素提供了原料,增强了皮质功能,因而起到消炎止痛的功效。

在我国南方山区民间有用本品煮粉食或酿酒喝的习俗。过去荒年以充饥,平时以祛风湿。

我们临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疾病。取自民间单方,菝葜浸酒,每日服用,能治疗各种关节炎。

(二)治疗癌症

近30多年以来,用大剂量菝葜煎汤,单方或复方治疗各种癌症,尤其是胃肠、食管、胰腺、肝脏等消化系统癌症,对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是有效果的。由于本药口味适当,没有不适反应,病人比较容易长期服用。

(三)关于治疗糖尿病

菝葜治疗消渴是传统的,在民间验方中也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我们临床在复方中使用菝葜,对轻症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常与葛根、鬼箭羽、麦冬等同用。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1.LD50:粉背菝葜注射液小鼠灌服、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662g/kg、991g/kg、646g/kg。

2.毒性反应:粉背菝葜注射液家兔肌内注射16g/kg和24g/kg连续30天,除局部刺激外,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和各脏器病理,均无异常。

以上说明毒性很小。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6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也未发现病人出现类似口服泼尼松样的反应。
 

点击显示
· 荭草-功效及作用
· 徐长卿的功效及作用
· 菌芋的功效及作用
· 臭梧桐-功效及作用
· 草乌头-功效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