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异名

旃那叶、泻叶 (《药物学大成》)。

(番泻叶)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材鉴别

1、印度番泻叶 又名:丁内来利番泻叶。为植物狭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小叶片多完整,偶有小枝混入。叶柄长约2毫米;叶片卵状披针形到线装披针形,长2一 4.5厘米,宽4一15毫米,全缘,先端尖而有锐刺,基部略不对称;叶面黄绿色叶背浅黄绿色,稍有毛茸,叶背叶脉凸出。革质,略具韧性,有因打包加压而中脉留下陵斜压纹。气微弱丽特异。味微苦。

2、亚历出大番泻叶又名:埃及番泻叶。为植物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小叶片常略卷曲。不甚平直,并多少有碎损,叶柄极短;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4 厘米,宽7.一12毫米,叶端或凸,全缘、基部不对称。叶面浅绿色,叶背灰绿色,微有毛茸,无压纹。质薄而脆

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 番泻叶中含蒽酮衍化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甙A、B,经胃、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髓盘神经节以收缩大肠,引起腹泻,番泻的作用较广泛而强烈,并认为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者更适合。

2、番泻类植物可产生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合物,除有泻下作用外,某些番泻叶还有抗菌、抗生素及解毒样作用。番泻叶的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倒卵叶番泻叶的醇取物对多种细菌(葡萄球菌及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其水提取物则仅对伤寒杆菌有效。耳叶番泻的种子有降低犬空腹血糖的作用,全草中还含有强心甙。

性味归经

【性味】甘、苦,寒。

【归经】入大肠经。

功效主治

1、泻热导滞,番泻叶味苦性寒,质粘滑润,能入大肠,泻积热,润肠燥,通大便,少用又能助消化,除积滞,故适用於热结或食积便秘,腹部胀满。

2、行水消胀,多因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虫积日久,使肝脾损伤,气血瘀滞,水湿不运所致。病症可见腹部胀大,腹皮青筋显露,四肢不肿(或微肿)。此证可选用番泻叶行水消胀。

3、鉴别应用:大黄偏于寒下,巴豆偏于热下,而番泻叶之下,居于二者之间。但用量多少,对下剂的缓急有关。泡服则下速,煎服则下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后入),3―6克;研末1.5克;或泡水服。

宜忌配伍

体虚及孕妇忌服,剂量过大,有恶心,呕吐,腹病等副作用。

配伍应用

1、配枳实,消积导滞,除满通便。治食积痰滞,胸腹胀满,大便不通等症。枳实,苦降下行,气锐力猛为破气消积,化食除痞的要药,且有泻热通便的功用。《药品化义》云:“(枳实)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结胸。通便闭,非此不能也。”番泻叶,味苦性寒,少用能助消化,除积滞,多用则入大肠,泻积热,通大便。二药相伍,则泻下异滞。消积除满作用倍增。

2、配牵牛子,行水消胀。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牵牛子,苦寒峻下,通利二梗,使水湿从二便排除。番泻叶,味苦性寒,质粘滑润,入大肠,润肠燥,通大便,并能通过泻下排除水湿。二药相配,共奏行水消胀作用。

方剂制剂

泻黄汤(《现代实用中药》) :番泻叶、生大黄、桔皮、黄连、丁香。治胃肠消化不良,便秘腹胀胸闷。

点击显示
· 白花蛇(五步蛇)的功效及作用
· 马钱子的功效及作用
· 消石的功效及作用
· 白花丹的功效及作用
· 飞龙掌血的功效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