荛花-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黄芫花(《本草纲目》)。

(荛花)图片源于百度百科

药理作用

大鼠口服适量荛花煎剂,可引起尿量增加,排钠量亦有所增加。

毒性:河朔荛花水浸膏片或脱脂醇浸膏片对肝炎患者,能改善自觉症状和使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小鼠用药后再给四氯化碳,经病理切片观察及肝匀浆GPT活力测定,初步说明河朔荛花对小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加工炮制

1、净制拣净杂质,筛去泥土。

2、切制稍润,切碎,干燥。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寒,有毒。

【归经】入肺、胃、大肠、肾四经。

功效主治

1、泻水遂饮,《本草备要》曰:“荛花,辛散结,苦泄热,行水捷药。”可用治水肿及留饮症。

2、止咳祛痰, 《药性论》曰:“荛花,治咳逆上气。” 本品可用治痰热伏肺之咳逆上气症。本证多由素有痰饮,郁而化热,蕴伏于肺或风热之邪客肺挟痰所致。症见:咳嗽痰多,其痰色黄粘稠,或结成痰块。烦热心痛,口干渴,喜冷饮。或见咳喘气粗,鼻翼煽动,甚则发热面赤,脉浮数或滑数,舌红苔黄。荛花苦寒,入肺经;具祛痰除湿,清泄肺热之功效,泻肺逐饮,使痰热得泄,咳急自平。

3、破积消瘕,可用治痰食瘀滞之证。本证因脾胃素虚,伤于饮食,食积于内,阻滞气机升降,水湿不能正常运行,停积而为痰为饮。痰食互结,内聚El久化瘀,痰食瘀互结,发为积证。临床常见:腔腹之内,有成形结块,固定不移,按之作痛,腹胀不舒,食少痰多,或皮下有瘀点,面色少华,舌质晦暗或舌体胖,苔腻,脉弦滑。本品苦寒,入肺、脾、胃经;化痰消食,祛湿泻热;《神农本草经》目“荛花,荡涤肠胃中留癖、饮食。”可用治痰食瘀滞之证。

鉴别应用

本品与芫花,《唐本草》日“芫花,苗似胡荽,茎无刺,花细,黄色。四、五月收,与芫花全不相似也。”《本草求真》亦云“荛花虽与芫花形式相同,而究绝不相似,盖芫花叶尖如柳,花紫似荆,荛花苗茎无刺,花细色黄。至其性味,芫花辛苦而温,此则辛苦而寒。若论主治,则芫花辛温,多有达表行水之力;此则气寒,多有入里走泄之效,故书载能治利,然要皆属破结逐水之品,未可分途而别视也。”

用法用量

内服:2.4―4.5克,煎汤;或入丸剂。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甘遂为之使;

2、体虚无积及孕妇忌服。

【配伍应用】

1、配大枣,大枣味甘性平。入脾、胃、心、肝经。本品质润性缓,善补脾胃、润心肺、调营卫、生津液、补阴血、缓和药性,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倦怠无力、纳谷减少、面色少华、虚烦失眠等证,也可治疗妇人脏燥,以及过敏性紫癜等。大枣甘缓补中,补脾养心,缓和药性;荛花苦寒沉降,泻肺气而利水,祛痰定喘。二药伍用,以大枣之甘缓,挽荛花性急泻肺下降之势,防其泻利太过,共奏泻痰行水、下气平喘之功。主治:痰涎壅滞,肺气闭阻,咳嗽痰喘,喉中有痰声及曳锯状,甚则咳逆上气不得卧,面目浮肿等证。

2、配陈皮荛花味苦,性寒凉,能入大肠,泻积热,利肠腑,通大便,为热滞便秘之用药;陈皮辛能散,苦能泄,温能通行,具有理气健脾之功。二药相使配对,可加强通腑导滞之功;且泻中寓补,可顾护中气,以防荛花之大寒而克伐胃气。临床上常用于热结肠胃,腑气不通所致的便秘,矢气恶臭,腹胀食少等。

3、配大黄,大黄苦寒,善于泻热毒,破积滞而荡涤胃肠,为峻下热结之要药。二者相须,攻下之力大大增强,作用迅速而猛烈,临床上主要用于胃肠实热证。

4、配枳实,荛皆苦寒之类,苦降寒清。枳实下气消痞,主泄胃肠结气之无形气痞。热结胃肠则气滞难行,气结于中则肠垢难下。只有二药配对,方能有泄热除积、利气消痞之功。若以大黄为主,少佑枳实,适用于热势较甚,大便秘结之证;若以枳实为主,少用大黄,则用于肠胃食积化热、腹满疼痛之证,较为适宜。

5、配巴豆巴豆味甚辛敛,气甚热烈,性甚刚猛,常以之推荡脏腑、开通闭塞。荛花味苦性寒,性禀直遂,推陈致新,荡涤积垢。巴豆与荛花虽有寒热之别,但同为攻下之药,二者合用,寒热互参,以巴豆辛热峻下、开通闭塞为主,用荛花协从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具有下寒积、逐痰癖、涤胃肠之功。可用治水饮内停之水肿、饮留胸胁诸证。

方剂制剂

1、干枣汤(《千金方》) :本品、芫花各半两、甘草、大戟、甘遂、大黄、黄芩各一两,大枣十枚。上八味,细切,以水五升,煮成一升六合。分四服,空心服,以快下为度。治肿及支满饮。

2、捶凿丸(《范汪方》) :甘遂一分、荛花一分、芫花一分、桂心一分、巴豆一分、杏仁一分、桔梗一分。上七味,荛花、芫花熬令香,巴豆、杏仁去皮熬令变色已,各异捣,下细筛,捣合丸,以白蜜捣万杵。服如小豆一丸,日三行,长将服之。伤寒增服,膈上吐,膈下利,小儿亦服,妇人兼身亦服。忌猪肉、芦笋、生葱。”治腹中积聚邪气、寒气,消谷。

 

点击显示
· 石南叶-功效及作用
· 三十六荡的功效及作用
· 郁李仁的功效及作用
· 芦荟的功效及作用
· 爵床-功效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