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三七的功效作用
【简介】竹节三七味甘、苦,入肺经,甘可滋阴润燥,滋肺阴,润肺燥,具清肺燥,苦能坚阴,泻肺之虚火以存阴,具清肺润燥之功,使肺能宣降,咳嗽自止。
【正名释名】始载于《百草镜》。为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呈竹鞭状的根茎。本品为人参三七之形如竹节者.故名。
【别名异名】土参、土精、血参(《百花镜》),甜七、竹根七(《草木便方》).竹鞭三七、罗汉三七(《中国药植志》)。
处方用名:竹节三七。
药物基原
多年生草本,高约6O厘米。根茎横卧,呈竹鞭状或串珠状,肉质肥厚,白色,节间短。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有纵条纹。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柔,长4-9厘米;小叶通常5片,薄膜质,阔椭圆形,长5-一15厘米,宽2-5.5厘米,最下2片形小,先端渐尖,稀长尖。基部楔形,圆形或几心形,边缘锯齿细密或呈重锯齿状;上面叶脉无毛或有时脉上密生柔毛;小叶柄极短。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总花柄直立,长约15厘米,小花多数,具细柄;花萼绿色,先端5齿尖,花瓣5,淡黄绿色,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丝背着,花药椭圆形;纵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离生,外弯。核果浆果状态,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沟边或林下。分布西南地区及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等地。
药材鉴别
干燥的根茎呈竹鞭状,结节膨大,节间较短,每节有一浅槽成环形,上方有一圆形而微凹的茎痕,侧面有凸起呈圆点状的根痕1-3枚,或残存弯曲的须根。表面淡黄白色至灰褐色,平滑或有皱纹。质地坚硬。折断面平坦,粉白色至乳白色。味苦,微甜。以细长、结实、体沉重、味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
根茎含皂甙约5%,中有竹节皂甙IV等,甙元是齐墩果酸。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大鼠口服三七(以竹节三七为主要成分的煎剂)10克/公斤,在1 -3天内连服3次,对蛋清、甲醛或右旋糖酹引起的“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皮下埋藏棉球引起的炎性肉芽肿的形成及去肾上腺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2、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大鼠口服“三七”10克/公斤/日,连服7天或只服1天,均不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但明显抑制非特异性刺激(游泳)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小鼠多次服用“三七”10克/公斤,无论是正常或去肾上腺饥饿的小鼠,对肝糖元的积累都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内服相当量的葡萄糖则并无此种作用。摘除肾上腺的幼年大鼠,口服“三七”10克/公斤/日,可延长其生存时间。综上看来。“三七”并不具有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而似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抗炎原理可能与此有关。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稍润,切段或薄片,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甘、苦,温。
【归经】入肺、肝、脾三经。
功效主治
1、止咳化痰,对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之咳痰有效。多由病久阴津耗伤,或发汗太过,或邪热久恋于肺而损伤肺阴,津液亏损,肺失濡养见于咳无痰。临床常见起病较缓,干咳痰少,痰粘而咯之不易,或痰中挟血,口干咽燥,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失眠盗汗,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竹节三七甘、苦,入肺经,甘可滋阴润燥,滋肺阴,润肺燥,具清肺燥,苦能坚阴,泻肺之虚火以存阴,具清肺润燥之功,使肺能宣降,咳嗽自止。
2、活血止血, 《本草推陈》曰:“竹节三七,治积血不行.吐血及外伤出血。”本品有活血止血功效,可用治劳伤吐血及外伤出血。
①劳伤吐血,可用治脾肾阳虚,阳不摄血之吐血症。本证多为素体阳虚。或色欲劳倦过度之人;或为脾气虚不能统血之吐血反复发作不已,至脾肾阳虚,阳虚血寒,血不归经,发为吐血。症见:吐血反复发作,血色黯淡,面白息微,四肢厥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畏寒欲寐,舌淡苔白。本品甘、温,甘能补益和中,温可祛寒,脾肾得补,内寒能散,故血得归经。脾肾阳虚…复则阳能摄血,吐血得止。
②外伤出血,本品甘、苦、温,有缓急止血之功,可用治一切外伤所致之出血证,如金刃、跌扑等出血。
③散瘀止痛,本品可用治跌打损伤及痈肿疼痛。寒则凝,温可通。本品以其甘温之性,具缓急,温通去寒之功。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故可散瘀止痛。
4.鉴别应用:藕节、花蕊石、三七、竹节三七皆能散瘀止血,适用于瘀血性出血及血瘀肿痛。其中以三七作用最强,竹叶三七次之,花蕊石又次之,藕节最弱。
用法用量
内服:6-9克,煎汤。外用:研末调敷或干撒。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藕节为之使,花蕊石为之使。
2、孕妇忌用。
【配伍应用】
1.配白前,白前甘、平,入肺经,功能祛痰,降气生咳。本品性微温而不燥热,长于祛痰,又能降气。凡肺气壅实,痰多而咳嗽不爽,气逆喘促之证,都可应用。竹节三七,甘、苦、温,可燥湿化痰,对偏寒者效好。二药配伍,对肺寒咳嗽,喘促,痰多稀白等寒嗽寒痰效佳。
2.配竹茹,竹茹甘、微寒,归肺经,功能清化热痰,可用于肺热咳嗽,咳痰黄稠,以及痰火内扰,心烦不安。竹节三七甘、温,功能止咳化痰,对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之咳痰有效,二药伍用,一寒一温,相辅相成,对寒热错杂之咳嗽,咳痰有效。
3.配艾叶,艾叶甘、温,功能温经止血,用于出血之证,对虚寒性出血病证有效。竹节三七甘、温,可活血止血,可用治脾肾阳虚,脾不摄血之吐血证。二药配伍,相须使用,对阳虚血寒,血不归经之各种出血证,治疗效果增强。
4.配没药,没药苦、平,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可用于经闭,痛经,胃腹疼痛,跌打损伤,痈疽肿痛及肠痈等证。竹节三七甘、苦、温,功能:散瘀止痛.二药合用,具缓急,温通祛寒之功,可用治跌打损伤,痈疽等证,疗效增强。
方剂制剂
1、治跌打损伤方(《湖南药物志》) 大叶三七根…钱,金不换根一钱。洗净,捣烂,温酒冲服。
2、治吐血方(《经验方》) 竹节三七一钱五分,煎服。
3、治痈疽方(《经验方》) 竹节三七三钱,煎汤,外用。
4、治跌打损伤方(《经验方>) 竹节三七钱。研末调敷或干撒患处。
各家学说
1、《草木便方》:“散血活血破血,治疽肿,疗犬伤、金刃,跌扑。”
2、《中国药植志》:“健壮补药,并有疗伤,止血作用。”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跌扑损伤,消肿脓,积聚。”“并治寒湿及筋骨痛:”
4、《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出血崩中下血。”
5、《本草推陈》:“常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痰液粘稠,咳嗽咯痰不爽,积血不行,吐血及外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