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苨的功效作用
荠苨介绍
【正名释名】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为桔梗科植物荠苨的根。本品多汁,有济苨之状,济苨,浓露也。故名。
【拉丁用名】 Adenophora tracheiioides Maxim.
【别名异名】苨、菧苨(《尔雅》),杏参(《本草图经》),杏叶沙参、白面根(《救荒本草》),甜桔梗、隐忍(《本草纲目》),土桔梗(《本草原始》),空沙参(《本草从新》),梅参、长叶沙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处方用名】荠苨。
药物基原
多年生草本。茎高约1米,含白色乳汁,无毛或稀有突起样长毛。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5-20厘米,宽3-8厘米,叶端尖,边缘有锐锯齿,基部近截形至心形,有柄;上部叶小形,无柄,圆锥状总状花序;花枝颇长,花梗短;小苞细小;花下垂;萼5裂,裂片绿色,披针形。锐尖头,长5-8毫米;花冠上方扩张成钟形,淡青紫色,长2-3厘米;先端5裂,裂片尖下垂;雄蕊5,花丝下半部呈披针形,上方渐狭细;雌蕊1,花柱比花冠稍短,上部膨大,柱头3浅裂,子房下位。蒴果圆形;含有多数种子。花期8-9月。果期10月。
我国各地山野平原都有分布。
栽培采集
栽培本品为野生,我国各地山野平原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二月、八月采根,晒干。(《本草纲目》)。
药材鉴别
“杏叶沙参(荠苨)一名白面根,生密县山野中。苗高一、二尺,茎色青白,叶似杏叶而小,边有叉芽,又似山小舅叶,微尖而背白,梢间开五瓣白碗子花,根形如野葫萝卜.颇肥,皮色灰黪,中间白色,味甜,性微寒。”(《救荒本草》)
化学成分
含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甾醇(Daucosterol)等。
药理作用
退热、抑菌作用。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稍润,切片,干燥。
性味归经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脾、肾四经。
功效主治
1、化痰止咳,《本草纲目》曰“荠苨,主咳嗽。”本品可用治肺热燥咳。本证多见于气候干燥的秋季,或过食辛燥食物所致。症见:咳嗽,痰少粘稠难出,或痰中带血丝,或干咳无痰,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咽喉痒痛,形寒身热,舌尖红,苔黄,脉浮数或缅数。燥热之邪,耗伤津液,肺失清润,气机不利,而见本证。荠苊甘、寒,归胃经;甘可滋阴润肺,寒能清热泻火;清肺热,化燥痰。故可用治肺热燥咳。
2、清热解毒,本品可用治咽喉肿痛及疔疮肿毒。
3、生津止渴,本品可用治中焦胃受火炼,虚热内亢之消渴。本证多因久食肥甘厚味,壅郁化火,邪火杀谷,而为消渴。症见多食易饥,口渴多饮,溲数,形体消瘦,或大便秘结,苔黄燥,脉滑实有力。荠苊甘寒,入胃经;甘可滋阴生津,寒可清泻胃火;具清胃润燥之效,故可用治消渴证。
4、滋阴泻火,本品可用治阴虚火旺之阳举不衰,荠苨味甘性寒,入肾经;甘可滋水涸,寒可泻火盛,“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使相火被制,则强中可愈。
5、鉴别应用,荠苨与麦门冬。二药性味均甘、寒,均入肺、胃经。其共同功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然二药不同点为:麦门冬味兼苦,入心经。清心除烦,可用于心烦失眠,且有润肠通便之功效,可用于肠燥便秘。荠苊兼入肾经,功效滋阴泻火。可用治阴虚火旺,相火无制之阳举不衰。是为二药同中之异。
用法用量
内服:3-9克,煎汤;研末或作丸。
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麦门冬为之佐。
2、脾胃有寒禁用。
【配伍应用】
1.配枇杷叶,枇杷叶苦、平,归肺经,功效化痰止咳。用于咳喘痰稠,枇杷叶能清肺化痰,下气止咳。凡风热燥火所引起的咳嗽,皆可应用。荠苊苦寒,归肺经,功效止咳化痰,可用治肺热燥咳。枇杷叶苦而降泄,偏于下气止咳,荠苊甘、寒,偏于清热泻火,滋阴生津,清肺化痰。二药配伍,一清一泄,相须使用,可用治燥热咳喘,肺气上逆诸证。
2.配石膏,石膏辛、大寒,归肺经,功效清热泻火,用于肺热所致的咳嗽痰稠,发热,以及气喘等证。本品清泄肺热作用较强。荠苨甘寒,功效清肺化痰、止咳;石膏偏于清热泻火。荠苨偏于润肺化痰,二药合用,一清一润,用治肺热燥咳之咳嗽、痰稠、发热、咽干鼻燥诸证,疗效大增。
3.配磁石,磁石性寒,味辛、咸。咸可入肾,寒能清热,可用治肝肾阴虚所致耳鸣、耳聋及目昏等证。荠苨甘寒,入肾经,功效滋阴泻火,可用治阴虚火旺之阳强不衰。二药伍用,磁石引荠苊直达病所,助荠苊清热泻火,滋阴生津,用治阴虚火旺之阳强不衰证,疗效大增。
4.配栝蒌根,栝蒌根苦、微甘,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热邪伤津,口干舌燥,烦渴,以及消渴证口渴多饮,天花粉能清胃热,降心火,生津止渴。用于痈肿疮疡,热毒炽盛,赤肿疼痛之证。本品内服外用,均有清热泻火、排脓散肿功效。荠苨甘寒、入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可用治热毒壅聚之疔疮肿毒,中焦胃受火炼,虚热内亢之消渴。二药伍用,相须使用,相辅相成,用治热病邪热伤津,口渴多饮,口干咽燥诸证,具滋阴生津止渴之效。用治热毒壅聚之痈肿疮毒,赤肿疼痛之证,具清热解毒之功。
方剂制剂
1.猪肾荠苨汤(《千金方》):猪肾一具,大豆一升,荠苨、石膏各三两,人参、茯神(一作茯苓)、磁石(绵裹)、知母、葛根、黄芩、栝蒌根、甘草各三两。上十二味,以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肾、大豆取一斗,去渣,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渴乃饮之,下焦热者,夜辄合一剂,病势渐歇即止。主治强中之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后,即作痈疽。
2.治疗肿方(《千金翼方》) 生荠苨根汁一合,去渣、涂。
3.治面鼾黯,灭瘢去黑痣(《圣惠方》) 荠苊二两,桂心三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醋浆水调下一钱,日三服。
4.解钩吻毒方(《金匮要略》):荠苨八两。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
5.治红茴香(山木蟹)中毒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荠苨根五钱,六月雪全草、绿豆各一两,甘草二钱。水煎服。
6.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荠苊鲜根(刮去外表粗皮)一两(干者三钱),加枇杷叶(去毛)五钱。水煎服。
各家学说
1、《名医别录》:“解百药毒。”
2、《食医心镜》:“利肺气,和中,明目,止痛。”
3、《日华子本草》:“治蛇虫咬,热狂温疾,罯毒箭。”
4、《本草纲目》:“主咳嗽,消渴强中,疮毒疗肿。”“荠苨寒而利肺,甘而解毒,乃良品也,而世不知用,惜哉。按葛洪《肘后方》云,一药而兼解众毒者,以荠苨汁浓饮二升,或煮嚼之,亦可作散服。此药在诸药中毒皆自解也。《朝野佥载》云,各医言虎中药箭,食清泥而解,野猪中药箭,找荠苨而食,物犹知解毒,何况人乎。又孙思邈《千金方》治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出,消渴之后,发为痈疽,有荠苨丸、猪肾荠苨汤方,此皆《本草》所未及者,然亦取其解热解毒之功耳,无他义。”
5、《饮片新参》:“治虚损肺热燥咳,生津液,养胃退蒸。”
(图:荠苨——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