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的功效及作用

太子参简介

太子参味甘,能补益。入脾肺二经,故能补益脾胃。临床常用治肺虚咳嗽,劳倦,怔仲,水肿等。

【正名释名】始载于《本草从新》。为石竹科植物异假繁缕的块根。本品原指五加科植物人参之小者,故名太子参。

【拉丁用名】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expax et Hoffm.

【别名异名】孩儿参(《饮片新参》),童参(《上海常用中草药》)。

【处方用名】太子参、太子参片、土太子参、米太子参、孩儿参、童参。

化学成分

根含果糖、淀粉、皂甙。

药理作用

对机体具有“适应原”样作用,即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还可增强人体内的物质代谢。

加工炮制

1、净制,拣去杂质,摘除残留须根,筛去泥屑。

2、切制,取原药材,加水浸15分钟(夏季不浸,只洗1次即可),润透,切l,S毫米的片,晒干。

3、炮炙

(1)土制,取太子参,加土炒至黄色,取出,筛去土。

(2)米制,取太子参,加米炒至有小黑点,取出,筛去米。每太子参100公斤,用米18公斤。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温。入脾、肺二经。

功效主治

1、补益脾肺,本品味甘,能补益。入脾肺二经,故能补益脾胃。临床常用治肺虚咳嗽,劳倦,怔仲,水肿等。如《本草从新》日:“大补元气”。《本草再新》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2、益气生津,本品具有益气生津之功。用治消渴为宣。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其病机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甚者气阴两伤,阴阳俱虚,阴虚燥热。用太子参可有益气生津,治消渴之效。

3、鉴别应用 太子参、人参、沙参、紫参、丹参、玄参、苦参皆以参名,其中除苦参外,皆有补益之功。人参补脾,沙参补肺,紫参补肝,丹参补心,玄参补肾;而太子参虽有滋补功用,但其效力较薄,可补脾肺。

用法用量

内服:10-30克,煎汤。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补气药,易于助火,表实邪盛者不宜用。

【配伍应用】

1.配麦冬,太子参补脾肺,可化痰止咳;麦冬润肺养阴。二药相伍,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

2.配黄芪,黄芪为补气要药,能大补元气,而太子参也有补益之功。二药皆入脾肺二经。相伍为用,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3.配白术,白术为补气健脾的第一要药,太子参又善补脾肺。二药合用,共奏补脾肺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

方剂制剂

治自汗方(《陕西中草药>) 太子参三钱,浮小麦五钱,水煎服。用治自汗。

各家学说

1、《本草从新》:“大补元气。”“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

2、《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脾、肺三经。”

3、《饮片新参》:“补脾肺元弋,止汗生津,定虚悸。”“甘润,微苦平。”

4、《中药志》:“甘苦,微寒。”“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5、《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6、《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点击显示
· 鸡子黄的功效及作用-蛋黄的作用
· 乌骨鸡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 饴糖的功效及作用
· 甘蓝的功效及作用
· 枳椇子